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玉米秃尖的原因.ppt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玉米秃尖的原因

玉米秃尖的原因 从品种特性来看,马齿型品种的秃尖较硬粒型品种稍大,杂交品种一般比农家品种秃尖要大,自交系的秃尖现象更多。 玉米秃尖的原因 气候条件 不利的气候条件对玉米授粉带来的不良影响,是引起秃尖、缺粒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温度低于18℃,或高于38℃雄花不开放。温度在32-35℃,相对湿度接近30%时,花粉1-2小时就会死亡,这种高温干燥的条件也易使雌穗花丝干枯,引起受精不全而秃尖、缺粒。此外,大风大雨及一些灾害性天气,对开花、受精都有一定影响。在湿度饱和的情况下,花粉易粘结成团,致使花粉破裂,丧失生活力而影响授粉。 玉米秃尖的原因 栽培管理上,水肥供应失调是造成秃尖的重要因素。特别是玉米在孕穗至抽雄阶段,需水肥较多,如果这期间水肥跟不上,严重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若土壤严重缺水,会造成雄、雌穗开花、吐丝脱节,影响受精结实。栽培密度过大,影响个体发育,常引起秃尖、缺粒。 玉米秃尖的解决办法 减少秃尖的方法有:合理密植;根据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对养分、水分的需求,进行合理施肥和排灌;配合人工辅助授粉。 玉米秃尖 - 病因 玉米雌小花分化、吐丝及籽粒形成始子雌穗的中下部,以后则由此处向上或向下同时进行,最后在顶部结束。遇有环境条件不适,顶部的小花或受精胚常因养分供应不足而发生败育。秃尖发生原因常见有三种: 玉米秃尖的三种情况 一是顶部小花在分化过程中因干旱或肥料不足等原因而退化为不育花。 二是抽雄前遇到高温干旱天气,抽穗散粉提前或顶部花丝抽出过晚,失去受精时机,造成秃尖。 三是栽植过密,肥料供不应求,或干旱,或遭受雹灾,或遇到连阴雨天气,叶片光合作用减弱,致果穗顶部的受精胚得不到足够的养料,不能发育成籽粒。 玉米秃尖 - 防治方法 (1)根据种植玉米地块,选用适宜的品种。硬粒型品种秃尖发生轻,而马齿型则较重。 (2)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如农乐活性有机粪肥,每667m2施250kg,沟施后盖土。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加强开花前后的田间管理,提供充足的肥水条件,保证雌花分化时养分的供应。必要时喷洒惠满丰活性液肥或促丰宝、喷施宝、农一清液肥、川丰脾高效氨基酸液肥等。 (3)对抽丝偏晚的品种或植株采用人工辅助授粉。 玉米秃尖 - 防治方法 (4)喷洒玉米壮丰灵,在高肥密植中晚熟高产玉米的雌穗小花分化期,即玉米抽雄穗之前3—5天或已有千分之几的雄穗刚要露出且尚未露出时,用玉米壮丰灵27ml,对清水20kg喷1次,可使株高、棒位降低、节间缩短,同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防止倒伏,促进雌花发育,提高双棒率,避免秃头现象,有效防止了空秆和贪青。 (5)此外还可喷洒万家宝500—600倍液。 玉米秃尖产量减找准原因巧防治 玉米果穗顶尖不结籽粒称为秃尖。玉米秃尖一般在2厘米左右,秃尖长的可达3厘米以上。由于秃尖不结籽粒,所以直接影响了玉米的产量,一般因秃尖可减产10%~20%。为什么玉米会形成秃尖呢?这与不良的外界环境条件和肥水管理有较大关系: 玉米秃尖产量减找准原因巧防治-原因 1.玉米在开花授粉期遇到高温干旱天气,土壤水分不足,致使花粉、花丝寿命缩短,或是因干旱导致抽丝时间推迟,天穗散粉高峰期已过,使雌穗顶部花丝未能授粉而秃尖。 ? 2.授粉期间阴雨天过多,花粉吸水破裂,影响正常开花授粉,使雌穗顶部花丝未能授粉而秃尖。 ? 3.密度不适宜或营养缺乏,如在玉米孕穗抽丝开花期磷钾肥不足,造成植株体内糖代谢和蛋白质合成以及细胞分裂受阻,而影响授粉。水分不足影响有机物的制造与运转,也是造成秃尖的重要原因。 玉米秃尖产量减找准原因巧防治-措施 ? 1.人工辅助授粉 可在晴天或阴天上午9~11点用脸盆垫上纸,将天穗花粉抖落到纸上,然后用毛刷蘸适量的花粉抹在玉米雌穗上,也可将收集起来的花粉倒入纱布袋内,将纱布袋在玉米雌穗上轻轻拍打。一般人工授粉2~3次,能有效提高结实率,减少秃尖。 ? 2.隔行去雄 每隔一行去一行天穗,或每隔一株去一株天穗,这样既可以减少田间阴蔽,增强光照,又能减少养分消耗,使更多的养分向籽粒运输,促进玉米果穗顶端籽粒饱满。去天穗时以天穗抽出1/3时,上午9点至下午4点后进行为宜,以利伤口愈合。 ? 玉米秃尖产量减找准原因巧防治-措施 3.剪苞叶 在玉米雌穗顶端高出玉米轴1厘米的部位,用剪刀将玉米雌穗的苞叶连同花丝一同剪掉,隔2~3天后再剪一次,可有效提高花丝的受精机会和受精率,从而达到多结籽粒减少秃尖的目的。 ? 4.适时浇水追肥 在玉米抽穗期间,如遇天气干旱,应及时浇水,保证有充足的土壤水分和湿润的田间小气候,以利于玉米开花授粉。如遇大雨天气,田间有渍水,要及时排除,并及时追施肥料,每亩追施尿素5~8公斤或二铵5~8公斤,也可以叶面喷施1%的尿素或0.2%~0.5%的磷酸二氢钾、硼肥等,促进长穗结实。 * *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