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区域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doc

一、 区域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 区域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章 导论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一、区域及区域分异的客观基础 区域概念的界定: 1、经济学研究区域的概念: (1)区域是基于描述、分析、管理、计划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而作为一个应用性整体加以考虑的一片地区。它可以按照内部的同质性或功能一体化原则划分。(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1970年给出) (2)区域是指便于组织、计划、协调、控制经济活动而以整体加以考虑的、并考虑行政区划基础上的一定的空间范围,它具有组织区内经济活动和区外经济联系的能力,常由一个以上以高级循环占重要比重的中心城市、一定数量的中小城镇以及广大乡村地区所组成。 (3)区域:作为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 2、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域主要包括三大类: (1)全国国土; (2)一国范围内特定的区域: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等 (3)跨国界的特定区域:东盟、欧盟 3、经济学区域概念的基本内涵: (1)区域是一个空间的概念,同时也是有限的空间范围(解决何地,政策上区内一致性,区间差异性); (2)区域在经济上尽可能是一个完整的地区(有完整的经济结构,能独立生存发展,有一二三产业组成的循环系统,区域内有个核心); (3)任一区域在全国或更高级的区域系统中担当某种专业化分工的职能。(不同区域间以分工与专业化为基础结成密切经济联系)。 4、区域划分方法: (1) 同质区域:是根据区内某些重要因素特征上的一致性或相似性进行划分(杜能圈) (如收入水平或农作物种类的一致性)(我国曾根据经济技术水平的相似性,把全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带。) (2)极化区域:又称节点区域,区域由若干异质部分构成、在功能上联系很紧密的区域。它以某种区域的共同利益和集团意识基础上所形成的内聚力为基础而形成。它与周围形成某种信息、物质、能量的交换,从而构成极化区。 (3)特殊类型的区域:计划区域指一定空间范围被置于同一计划权威或行政权威之下,如行政区域、经济区:政府组织国民经济活动的重要地域单元。 (二)区域分异的客观基础 1、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2、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 3、商品和劳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4、创新能力的部分排它性和竞争性。 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内容 1、 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含义 第一种观点,胡佛认为,区域或“空间”经济学可以归纳为这样一个问题:何事在“何地”,“为何”,以及“应该如何”。胡佛的观点强调经济活动区位以及空间组织。 第二种观点,周起业等著《区域经济学》(1989年)认为,“区域经济学也叫区域科学”。它是研究如何建立国家经济区域系统,并按照地域分工与合作的原则来组织系统内各区域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布局,使之形成一个既能顺乎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又能最大限度发挥地区优势的产业结构;形成一个大、中、小企业相结合,聚集与分散相结合,以多层次城市为结点,由运网、信息网、服务点分布网等网络系统将全区域连成一起的经济有机体的科学。 第三种观点,是陈栋生主编的《区域经济学》一书所强调的观点,即“从宏观角度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决策性科学”。 第四种观点,区域经济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学科;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学科。实际上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与地理学相结合的产物,它是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孙久文) 2、 主要的研究内容 (1)区域结构。区域结构是区域经济学区别于其他经济学分支学科的重要标志。 (2)区域经济活动自组织。区域的经济增长是如何发生或决定的?其发展模式如何?产业结构?这种产业结构是如何演进并优化的。 (3)区域空间的地域(或空间结构)及其组成单元。 发展在空间上的分布总是不平衡的,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外围区,也就是广大乡村地区,是核心地区的腹地,而这种腹地正支撑核心的形成和发展。 (4)区际分工与联系。区际分工是社会生产分工的空间形式,它不仅决定区域生产专门化、区际联系的性质和规模,同时也决定了各个区域内部的部门比例和一国国民经济整体结构的动态变化。因此,如何形成既能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又能使各地区获得大体相近的经济利益的新型的区际分工,将是我国区域经济研究亟待解决的重要的课题。 (5)区域经济政策与发展战略。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无法实现区际间经济的协调发展。各国无一例外地通过政府的区域政策刺激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或采取其他经济手段来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区域经济政策,一般来讲有两个基本目标,一是经济增长目标,也称效率目标,二是均衡目标,也称公平目标。总之,如何实现区域间合理分工、解决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