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地球物理复习攻略.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1. 太阳系的成员有哪些?它们的轨道、质量与密度分布有哪些规律和特征? 答:成员:⑴太阳----恒星,是太阳系的中心,是质量和体积最大的星体。⑵大行星:水星(Mercury)、金星(Venus)、地球(Earth)、火星(Mars)、木星(Jupiter)、土星(Saturn)、天王星(Uranus)、海王星(Neptune)、冥王星(Pluto)。⑶小行星:太阳系约有30000多个小行星,最大的小行星叫谷神(Ceres),直径约730km。⑷行星的卫星。⑸彗星 轨道规律:共面性:行星轨道平面几乎平行,且与太阳赤道面平行。同向性:行星公转方向,除金星、天王星和冥王星以外,都与太阳自转方向一致,为逆时针方向。近圆性:行星轨道偏心率小,除水星(0.206)和冥王星(0.248)以外,均小于0.1。 质量与密度分布规律:太阳占了太阳系总质量的99.85%,行星占0.135%,其它占0.015%。若将行星分为三类,即 类地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和远日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则有质量分布:类地星<巨行星> 远日星;密度分布:类地星 >巨行星 > 远日星 1.2. 地球的运动参考系有哪些? 答:恒星、太阳、月球 1.3. 地球有哪些形式的运动?运动周期如何?春分点、秋分点、夏至点、冬至点、南\北回归线是什么? 答:自转:地球自转一周是一日。在天文学上日的定义有三种,即恒星日,太阳日和太阴日。恒星日是以恒星为参考点,太阳日和太阴日则是分别以太阳和月亮为参考点计算的一天的长度。如果把地球中心和一个遥远的恒星连成一线,那么地球自转一周的过程中,这条直线要先后同地球的每一经线相割。两次相割同一经线所需的时间,叫恒星日,如果这一直线是连结地球中心和太阳中心,那么,这一段时间就叫太阳日,如果这一直线是连结的地球中心和月球中心,这段时间就是太阴日。 公转: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过程中带着自己的卫星——月球绕太阳公转。若把太阳中心和一个位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的恒星连成一直线,那么,地球两度经过这一直线的时间就是一恒星年。恒星年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以春分点,近日点和黄白交点(黄道和白道在天球上的交点)为参考点,即得回归年、近点年和食年。 进动:白道面比较接近黄道面,而黄道面与赤道面又有较大的交角。因此太阳和月球时而在地球赤道平面这边,时而又在赤道平面那边出现,这种对地球赤道隆起部分施加的不平衡的吸引力,使地球以黄轴为轴作周期性的圆锥形运动,即所谓进动。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由西向东,因此地轴的进动的方向是由东向西。地轴进动的速度是每年50.26″,故地轴旋进的周期为(360( (60′(60″/50.26″)= 25,786(年)。 章动:太阳、月球和地球的位置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太阳每年两次通过赤道,月亮每月两次通过赤道,因而作用到地球上的引力十分复杂。由于这个缘故,在地轴长期的旋进过程中,又在它原有位置上附加了一个短周期的摆动,这个摆动叫做章动。章动的周期为18.6年。 平动:地球始终不停地自转,同时又带着月球绕太阳公转。而太阳本身除自转外,还带着它的行星族(包括地球)以每秒约20km的速度向织女星方向奔驰。地球随整个太阳系在宇宙太空个不停地向前运动,即所谓平动。 1.4. 地球内部主要有哪些圈层?它们的物质组成是什么? 答:地球内部可概略地分为地壳、上、下地幔和内、外地核几个大的圈层,这些层圈之间都存在一个物性分界面。幔核边界:古登堡界面;内外核边界:L面。 地壳物质组成:硅铝质、镁铁质岩石根据矿物学研究,长石(钾长石、斜长石)是地壳中最丰富的矿物,其次是石英和含结晶水的矿物。海洋和大陆地壳成分有所不同。大陆地壳含石英和长石较丰富,故大陆地壳内部密度一般小于海洋地壳。 地幔:最上部也由坚硬的硅酸盐岩石组成,它们和地壳一起构成了地球的岩石圈。岩石圈地慢中的最重要的矿物是镁硅酸盐和铝硅酸盐两大类,局部可能有氧化物或硫化矿物聚集,正常地幔中基本无含水矿物。其中,镁硅酸盐矿物的结构变化能反映地幔不同部位的压力条件。 上地幔:固相超铁镁质和铁镁质岩石,碱性玄武岩岩浆 过渡层:高密度橄榄石和氧化物 下地幔:高密度橄榄石和氧化物,氧化铁含量小幅度增高 外地核:由液态铁组成,并有少量较轻的元素 内地核:结晶的固体铁镍合金组成。 如何理解地球内部各层圈与地球物理场特征? 界面的划定 物性差异 成分差异 相态的差异 2.1. 地球重力的组成及变化规律是什么? 答:地球重力由两部分组成,地球上任何一个物体,都同时受到地球的引力F和因随地球自转而产生的惯性离心力C的作用。 2.2. 引起地面重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显然,由于惯性离心力的作用,地球形状、内部密度等原因,地球重力是变化的,且总体有随纬度变化的特征。两极处最大,赤道处最小,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