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鉴定.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鉴定以及酶活性分析 摘 要: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主要成分,属于多糖类物质,是地球 上数量最大的可再生资源。如能利用微生物将其转化为生物产品或生 物能源,即可缓解能源短缺、解决环境污染,又能形成新的产业。由 于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大量产纤维素酶的细菌和真菌,因而纤维素的生 物降解主要依赖于微生物的作用。从20世纪40-50年代起,针对产 纤维素酶的微生物的分离筛选就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并逐步建立起一 套较完整的分离筛选方法。迄今为止有关纤维素降解菌分离筛选的研 究报导已有很多,如细菌中的生孢噬纤维菌属、噬纤维菌属及纤维单 胞菌属等;放线菌由于能形成芽孢,与真菌相比较耐高温和各种酸碱 度,故在高温阶段放线菌对分解木质素和纤维素起着重要的作用。主 要有诺卡氏菌属、链霉菌属、芽孢杆菌属及小单胞菌属等;真菌中 研究较多的是青霉属、根霉属、曲霉属等,其中以木霉属的菌株纤维 素酶活较高。以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添加少量葡萄糖作为碳源,培养纤 维素酶产生菌株,培养一定时间后,经刚果红染色和稀碱液固定,在 菌落周围形成透明水解圈,根据透明圈的大小,快速定性鉴定纤维素 酶产生菌酶活大小。与传统纤维素酶活检测方法比较,本方法菌丝生 长快,两天后菌落经染色,透明圈边缘清晰,直观性强,与酶活力成 一定线性关系。 关键词:纤维素酶产生菌;鉴别培养基;透明水解圈 一、 实验原理: (一)纤维素与纤维素酶 (1)纤维素是一种由葡萄糖首尾相连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是含量最丰富的多糖类物质。棉花是自然界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天然产物,木材、作物秸秆等也富含纤维素。纤维素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分解利用,这是因为它们能够产生纤维素酶。 (2)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纤维素最终被水解成葡萄糖,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营养。 (二)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 (1)筛选方法 刚果红染色法。能够通过颜色反应直接对微生物进行筛选。 (2)刚果红染色法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原理 刚果红是一种染料,它可以与像纤维素这样的多糖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和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当我们在含有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时,刚果红能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二、实验材料及用具 (一)实验材料 (1)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样品的采集: 采集土样时,应选择富含纤维素的环境。若找不到合适环境,可将滤纸埋在土壤中一个月左右,也会有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生长。 样品的处理:采集后的样品保存于4℃并在2d内使用。 (2)培养基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固体培养基(1000ml) CMC-Na: 20g Na2HPO4: 2.5g KH2PO4: 1.5g 蛋白胨: 2.5g 琼脂: 20g pH: 7.0-7.5. (二) 仪器及用具 99ml无菌水(带玻璃珠,玻璃珠用量以充满瓶底为最好)1瓶,含9ml无菌水的试管6支,无菌培养皿,1ml无菌移液管,土壤样品,天平,称量纸,药匙,试管架,涂布器等。 三.操作步骤 (一)(二)(三)(1)(四) 选择培养 梯度稀释 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