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软件测试.pptVIP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章-软件测试

* * * * 表中的 ① 、 ⑤、 ⑧ 的3个有效等价类,则可以公用一个测试用例: * * 实践表明,程序员在处理边界情况时,很容易因疏忽或考虑不周而发生编码错误。例如,在数组容量、循环次数、以及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的边界值附近程序出错的概率往往较大。 * 当我们用等价分类法设计测试用例时,测试数据可以在等价类值域内任意选取。如前例所示。现假设在前例中,如果只为了接受年龄合格的报名者则 程序中可能设有语句为: 但是如果在编码中要是把以上语句中的“〈=” 误写为 “ 〈 ” 的话,那么我们在用利用上例中的测试用例,则都不回发现这种错误。 而所谓的边界值分析,就是把测试的重点放在各个等价类的边界,选取刚好等于、刚好大于和刚刚小于边界值的数据为测试数据,并根据此设计出相应的测试用例。 * * * 使用边界值分析和等价划分技术,可以帮助我们设计出具有代表性的 、容易暴露程序错误的测试方案。但是,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程序通常又有一些特殊的容易出错的情况。此外,有时分别使用每组测试数据时程序都能正确工作,这些输入数据的组合却可能检测出程序的 错误。一般说来,即使是一个小小的程序,可能的输入组合数也往往十分巨大,因此必须依靠人员的经验和直觉,从各种可能的测试方案中选出一些最可能引起程序出错的方案。对于程序中可能存在哪类错误的猜测,是挑选测试方案时的一个重要因素。 错误猜测法在很大程度上靠直觉和经验进行。它的基本想法是列举出程序中可能有的错误和容易发生错误的特殊情况,并且根据它们,选择测试方案。 * * 以上简单地介绍了设计测试用例的几种基本测试技术,使用每种方法都能设计出一组有用的测试用例,但是没有一种方法能设计出全部测试方案,此外,不同方法各有所长,用一种方法设计出的测试用例可能最容易发现某些类型的错误,而对另外一些类型的错误可能不容易发现。 因此,当在对软件系统进行实际测试时,应该联合使用各种设计测试方法,形成一种综合策略。通常做法是: 用黑盒设计基本的测试方案,再用白盒放补充一些必要的测试方案。具体地说,可以使用下述策略结合各种方法: 1、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使用边界值分析的方法。经验表明,用这种方法设计出来的测试方案暴露程序的错误的能力是最强的,应该即包括输入数据的边界情况又包括输出数据的边界情况。 2、 3、 4、 应该强调指出的是:即使使用上述介绍的综合策略设计测试方案,仍不能保证测试将发现一切程序错误;但是,这个策略确实是在测试成本上和测试效果之间的一个合理的折中。通过前面的叙述可以看出,软件测试确实似是一件十分艰巨繁重的工作。 总之,软件测试是一门非常崭新的学科,目前还处于--- 婴儿---阶段,没有确切地知道它需要什么样的基础,也没有人确切地知道它应该怎样地发展。因此,软件测试学的发展还有赖于大家共同地努力,以促进其研究的不断深入。(陈宏刚博士) * * 而将L4的判定路径的测试用例数据定为输入为 (3,0,3) ,则输出为 (3,0,1) 则它将覆盖 L4 a,c,d 所以,测试用例的取法并不是唯一的。注意有例外情形,例如,若把上图中第二个判断中的条件 X1 错写成 X1 那么再利用上面的两组测试用例,仍能得到同样的结果。这表明,只要判定覆盖,还不能保证一定能查出在判断的条件中存在的错误。因此,还需要更强的逻辑覆盖准则来检验判断内部的条件。 *   * * 从第一组测试用例的执行情况来看,它不但覆盖了所有判断的取 真 分支和取 假 分支,而且也覆盖了判断中所有条件可能的取值。 * *   * 覆盖了8个条件取值和4个分支。 其实,判定/条件覆盖也有缺陷。从表面上看,它测试了所有条件的取值。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往往某些条件覆盖另一些条件。 如,对于表达式 (A1) and (B=0) 来说,若 (A1) 的测试结果为真,则还要测试 (B=0) ,才能决定表达式的值;按照程序中的逻辑关系来看,而若 (A1) 的测试结果为假,那么就可以立刻确定该表达式的结果也应该为假。这时,往往就不会再测试(B=0) 的取值了。因此,条件 (B=0) 就没有检查了。 同样,对于条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