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诊断学重点
常见症状:
一. 发热: 1. 定义:
任何原因所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
体温测量部位及正常范围:
★口腔:36.3 ~ 37.2 ℃
腋窝:36.0 ~ 37.0 ℃
直肠:36.5 ~ 37.7 ℃
2. 病因
感染性★
病原微生物: B、V、P
非感染性★
1.无菌性损伤、坏死: 手术、肿瘤
2.变态反应: 结缔组织病(RA、SLE)
3.内分泌代谢障碍: 甲亢
4.散热障碍: 皮肤病、CHF
5.体温调节中枢异常: 中暑、中毒、中风
6.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女性更年期
3. 临床表现
分度★
低热:37.3 ~ 38.0 ℃; 中热:38.1 ~ 39.0 ℃
高热:39.1 ~ 41.0 ℃; 超高热:41.1 ~ ℃。
分型:
★ 高热期:稽留热(高热 Ds ~ Ws,±1℃ /d,肺炎)
驰张热(高热 Ds ~ Ws,±2℃ /d,败血症)
间歇热(高热 Hs → 正常 Ds,n, 疟疾)
回归热(高热 Ds → 正常 Ds,n, 回归热)
波形热(正常 ?低热 ?高热 Ds,n,布菌病)
不规则热(无语,肿瘤)
二. 水肿:1. 病因:
局部性水肿★
静脉回流受阻:血管栓塞(静脉血栓)、
肿瘤(纵隔肿瘤、腹腔肿瘤)
淋巴回流受阻:寄生虫病(丝虫病)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炎症(丹毒)、创伤
变态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
2. 发病机制:
组织液滤过-回收失衡★
毛细血管滤过压增高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
水钠潴留
淋巴回流受阻
3. 临床表现
心源性水肿 ★
低位首见:双下肢
部位可变:直立时双下肢,平卧时腰骶部
指压凹陷:按压有坑
体腔积液:胸腔积液、腹腔积液
其它表现:心功能不全(颈静脉怒张、恶性呕吐)
肾源性水肿★
高位首见:颜面部
部位可变:直立时双下肢,平卧时腰骶部
指压凹陷:按压有坑
体腔积液:胸腔积液、腹腔积液
其它表现:肾功能不全(血尿、蛋白尿)
局部性水肿
局部静脉回流受阻:
★ 胸壁静脉曲张
★ 腹壁静脉曲张
★ 颈静脉怒张
4. 诊查要点:体检:
特异体征:
★ 颈静脉怒张、肝掌、蜘蛛痣、★ 象皮肿
★ 凹陷性、 ★ 非凹陷性(甲减)
三.呼吸困难
1. 临床表现:
1.呼吸性疾病:
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费力、 时间延长、
喉鸣音、 ★ 三凹征
2.循环性疾病:
右心功能不全:胸腔积液、下肢水肿、★ 颈静脉怒张
3. 中毒性疾病
代谢性酸中毒: ★ Kussmaul呼吸(深长、规则)
化学物质中毒: ★ 潮式(Cheyne-Stokes)呼吸
浅 → 深 → 浅 → 停,n
★ 比奥(Biot)呼吸
深(规则) → 停,n
4 . 神经-精神性疾病
卒中:呼吸深慢
癔症:呼吸浅快、
☆ 呼吸性碱中毒(口唇、四肢感觉麻木、
手足搐搦、意识障碍)
诊查要点:
实验室检查:
★ 血气分析
四.疼痛:
1. 定义:★ 由现实或者潜在组织损伤引起的不快感觉与情绪体验。
2. 病因:
运动疾病:
★ 骨骼断裂:股骨颈骨折、锁骨骨折
★ 关节破坏:肩关节脱位 、半月板撕裂
★ 肌肉损伤:腰肌劳损、网球肘
3. 临床表现:
性质★
锐痛:韧带撕裂; 钝痛:肝脏肿瘤
隐痛:关节脓肿; 刺痛:咽喉炎症
胀痛:慢性胃炎; 绞痛:小肠梗阻
闷痛:心肌缺血; 灼痛:食管返流
酸痛:肌肉劳损; 跳痛:血管痉挛
区域 ★
局限痛:食管返流、骨折、腰肌劳损
放射痛: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
牵涉痛:心肌梗塞、阑尾炎、肾结石
程度★
0:无痛;(无碍睡眠) 1 ~ 3:轻度疼痛;(无碍睡眠)
4 ~ 6 中度疼痛;(有碍睡眠)07 ~ 10 :重度疼痛(无法睡眠)
规律★
节气性:关节炎(秋冬季节、阴雨气候)
时点性:胃溃疡(饱食痛)、十二指肠溃疡(饥饿痛)
发作性:
持续性:心肌梗塞(持续数十分钟不缓解)
阵发性:心绞痛(持续数分钟缓解,反复发作)
持续性+阵发性:肠梗阻(持续性存在,阵发性加重)
诊查要点:病史:
★ 发病特点:病程、部位、系统、性质、区域、程度、规律
五.消化道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