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转 生物科学就业前景
20世纪中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被喻为人体的阿波罗计划,可见生物科学,特别是基因科学的重要性,而美国生物产业为其创造收入也达近十亿美元,有人更是将二十一世纪称为生物学的世纪。生物学在一些人眼里是令人憧憬的专业,在一些人眼里又是读了很令人后悔的专业,生物学究竟是什么样的专业?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神秘的生物学专业。
一、专业概述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及管理工作的生物科学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
主干学科:生物学
主要课程: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等
专业实验:动物生物学实验、植物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等。
实践:包括野外实习、毕业论文等,一般约10周~20周。
二、就业情况就业现状:对人口、食物、环境、能源等问题进行综合研究,开创各种综合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的农业生态工程的兴起,最终将发展新的、大规模的近代化农业。由此可以看到,生物学的发展和人类的未来息息相关。因此,世界各国都很重视,西方国家尤其非常发达,虽然我国生物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还不是很大,但近几年来增长很快,发展势头很猛。
就业前景:此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从事职业有:动物科学者、食物科学家和技术员、生物学者、生物化学学者、微生物学者、动物学者和野生动植物学者、大学生物学教师、大学环境学教师、大学健康专业教师、工业生产经理、育苗场及温室管理者、农场和渔场管理者。
21世纪是生物技术的世纪,从事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的人才将倍受用人单位的器重。事实上,该专业从20世纪末已开始预热,21世纪初火热的程度可能不及其他热门专业,但随后它将以令人惊讶的速度火热起来,并将占据科研前沿的位置。
能力要求:乐于与他人协作,并在工作中表现出和善、合作的态度;能够激发并保持自己对目标的挑战欲,并竭尽全力完成任务;能够接受批评并冷静、有效地处理巨大压力下的工作;可靠地,有责任感地,值得信赖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注重细节。
总体经验:要求从业者具备大量的技能、知识和工作经验。许多职业要求从业者具备超过五年的工作经验。例如,要成为一名外科医生,在完成四年的大学课程之后,还须经过五至七年的专科学习与实习,方能从业。
教育背景:从业者至少应具备学士学位。然而,许多职业要求从业者拥有研究生文凭。例如,有些仅要求硕士学位,而有些则要求博士、医学博士或法学博士。
前景分析:由于生物学在我国开展较晚,起步较慢,各种设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很不完善,相关生物公司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因此,生物学相对其他学科就业前景并不太乐观。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的增加,各大学相继调整政策,招聘的教师至少要研究生以上学历。与生物相关的学者也要达到博士学位,并且工作多年。
如果真的从事以上与生物相关的工作,农林牧渔的管理者薪水大约2000~3000,大学教师大约在3000~4000,学者基本薪水在4000~6000(此外,还包括科研费用,国家相关补贴等,要根据研究项目决定)。
三、就业方向与职业目标的差距以我的动物学教师为例,毕业于名校北师大,导师是国家院士,在国内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去年才申请到副教授职称。
学该专业的学生,大部分选择出国,因为,发达国家一些生物技术公司、制药企业和拥有自己环保管理部门的公司向人们提供了令人感兴趣的工作。那些不仅仅只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的人有很好的工作机会。在过去几年中,发达国家对生物学毕业生的需求出现增长,失业人数下降了。大概60%从事教育工作,担当教授、副教授、讲师或助教,只有20%的人就业于大中型企业。但是很多情况说明,这个比例将要发生变化:一方面是自然科学领域新创办的企业增加了,例如从大学校办企业拆分出来的企业或像生物区那样的倡议团体,另一方面是公立大学、科研组织和政府囊中羞涩。这个现象将使以后有更多的生物学学生在私人经济界找工作。尽管人们给予厚望,但到目前为止生物技术领域就业市场还没有繁荣起来。以德国为例,在17个所谓的生物区中有450个年轻的生物技术企业,它们主要雇用分子生物科学者从事研究、关照和招徕顾客以及兜售产品。在这里人们不再是仅仅需要具备专业技术知识,而且也日益需要企业化的思维和对公共关系工作的敏锐感觉,就像工业界的研究也是这样。
可惜至今为止大学的学业还没有传授一些技能,研究所、企业、高校以及科研单位打算从象牙塔中走出来。它们也必须这么做,因为不这样,再过几年整个领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