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庆师范大学政治学院2011级《中国哲学史》复习资料
来源:/932898893/infocenter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新浪微博@大冶的娃
@考试题型及其分值
判断(1分*16=16分):考查常识题
如:《论语》是孔子编纂而成的儒家经典学说 (×)
文献分析(10分*4=40分):考查哲学经典名句
(解题思路:释义[简述其大意];分析其蕴含的哲学思想[如:“过犹不及”蕴含
“中庸之道”];③评价)
简答(12分*2=24分)
(解题思路:①要点;②简述)
如:王阳明的知行观有几个要点?/孔子的天命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易经》的哲学思想有哪些基本观点?
论述(20分*1=20分)
有理即可
如:儒家哲学思想有无现代价值?
答题思路:①儒家哲学思想的基本观点(列出要点);②分析其价值(包括正、反两个方面)。
@复习笔记汇编
导言:
中哲史研究对象:①是研究作为一门学问的哲学、萌芽、产生和发展及其规律的学问 中华民族哲学认识的发展史 ③中国哲学形成、发展、演变的历史
2.中国哲学发展的特点:①哲学与伦理、政治思想(社会和人生)密切联系 ②无神论(农业)的传说 ③朴素辩证法(社会与人生中)的传统 ④始终不离开人间(倾向实践哲学) ⑤独特地表达方式(引言、比喻例证)
3.学习中哲史的意义:①有助于提升人生境界(使人具有超自然的状态、进入文明状态的素质) ②明是非、知进退,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③培养民族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④用辩证的眼光看世界及其运动规律 ⑤分辨人间真善美和培养正义感 ⑥对自己的生 活和人生有更加全面的理解
4.当前中哲史发展的状况:①与马哲、西方哲学相互渗透于交融 ②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创新、借鉴,一体化趋势加强 ③我国与世界的联系加强,使中哲具有开放性和互动性
**来源:/932898893/infocenter **
第一章 哲学的萌芽
1. 中国哲学萌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朴素的实在思想意识(人类史前时期唯物主义思想的萌芽) ②原始宗教有神观念的产生(原始唯心主义思想:万物有灵论 灵魂不灭观念 图腾崇拜 巫术思维 神话)③阴阳、五行、八卦
2.阴阳学说的哲学内涵
是对自然规律的抽象总结:①是对具体的相对属性的自然现象的高度抽象和概括 ②阴阳变化的规律是对自然变化规律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对立统一 互根互用 相互制约 消长转化 无限可分规律)
3.五行学说的哲学内涵
是对自然规律的抽象总结:①是对四季五时气候特点和生化特点的抽象 ②五行相生是对五时气候物候运转规律的抽象总结 ③五行相克是对自然气候相胜规律的抽象总结
4.《周易》分为《易经》(最基本的内容,包含64卦)、《易传》(对基本内容的解释)
5.《易经》的三原则:交易(变通)在吸取儒、道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对《易经》原始阴阳说的继承和发展,其主体内容是以“阴阳”之“道”为核心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天地感而万物化生”“一阴一阳之谓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礼治仁、仁政主张以德治国和教化百姓。
管仲、商鞅、在人道观上,主张立礼复礼,纳仁入礼,仁礼结合在认识论上,尚未摒弃生而知之的先验论观点,反复论述的学而知之在方法论上,孔子吸收了西周、春秋时代的中和观念,发展成为中庸思想。中庸既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对待自然、社会、人生的基本方法。
阴阳家是中国古代哲学派别。以阴阳、五行说为中心思想,故名。其代表人物亦称阴阳家、五行家。据说是由古代天文学家和占星家转化而来。战国时,阴阳五行学说盛极一时。
目的:适应汉武帝积极有为的需要,为其治国安邦提供理论依据
* 董仲舒的哲学思想
①唯心主义的神学目的论(天是有生命有目的的神;天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君权神授、人性三品说、三纲五常;天人感应,人副天数)
②“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思想
③“性三品”的人性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
④“三统三正”的循环历史观(夏寅月,黑统;商丑月,白统;周子月,赤统)
哲学思想:天人感应(儒学神学化)、君权神授、三纲五常、大一统(独尊儒术)
** 影响:①为封建王朝存在的合理性及改朝换代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思想体系
②是地主阶级自觉地调节与农民阶级矛盾的一种努力,在当时具有进步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