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中国传统民居的布局特点 69P.ppt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中国传统民居的布局特点 69P

布局特点 1.明确的流线 2.格局 3.主体建筑 4.建筑组合体 5.渐进的层次 6.院落空间 7.时空序列 明确的流线 明确的流线好似画在人们心间的一副导游画,自然而然地引导人们到要去的地方。例如北京这样的历史名城,城市分为几个主要区域,如东四牌楼,西四牌楼,东单和西单,每个区又有大街﹑中街﹑小街,街道再通过胡同小巷,胡同中才是住家门户,有明确的流线层次。 中国传统民居以建筑群体组合为家庭单位,主次分明,有明确的流线。主次流线依轴线层层深入,明确的流线关系成为人们心中的导游地图。 明确的流线 四合院是过去人们最理想的建筑形式,而北京四合院又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其布局讲究尺度与空间,一般按中轴线对称分布,房舍、院落在整齐中见变化。四合院四方四正,对称平衡,烘衬出严分内外、层次井然的家族氛围。体现了尊卑有序、长幼有别的中国传统伦理观念。 明确的流线 明确的流线 明确的流线 组合建筑的流线应遵循以下三点: (1)从当地居民的传统习惯出发,组合建筑时,以主体建筑为核心,形成明确的流线; (2)由入口直接通向下一个主要流线空间: (3)进入一个流线空间之后又与下一个区域有明确的联系。组成流线的每一部分应有自己适当的称呼。如前庭、后院、跨院、前门、后门、旁门等等。门道、门楼的命名都有助于人们方便地找到所要去的地方。 格 局 格局是组织建筑群体构图的关系,中国民居的三合院、四合院形式正是以庭院为公共中心的内向的家庭组合体,建筑的组成有严谨方整的格局。 典型的北京四合院,由一条纵深的轴线贯穿其中,左右的空间严格对称,不但明确了起居生活的行为主线,也形成了建筑时空的观赏动线,更强调了父权的威严和封建专制的等级制度。 格 局 格 局 格 局 在一条纵轴线上前后院落的排列俗称“步步升高”,而每一个院落都有一个正堂。四合院落叫做“四进堂”,五层院落叫做“五进堂”,在皖南甚至有“九进堂”。每进一堂便递高一级,这就是风水上说的“前低后高,子孙英豪”。 格 局 主体建筑 中国传统民居的布局特点是群体建筑组合,群体中有主体建筑,主体建筑在城市中控制着道路和其他从属建筑,是整个建筑群体布局的核心。把建筑中的一部分作为主体处理时,就形成了建筑群或家庭住宅中的核心部分。例如中国传统住宅中的起居室或堂屋。要精心选择建筑组合中人们生活或活动的中心部分作为主体建筑,把它布置在最重要的轴线部位。安排高大的屋顶和显眼的外形体量。 主体建筑 主体建筑 主体建筑 主体建筑 建筑组合体 中国传统民居不仅注重组合体自身的布局变化,更注重街、坊、院落相互之间的划分与联系,成组成区地布置具有社会生活内容的建筑社区组合。这种组合可以表现出组织邻里生活社会化的思想。 建筑组合体 建筑组合体 昆明“一颗印”的住宅是典型的以家庭为单元的标准化建筑组合体。 它们的平面布局都是由正房、厢房、倒座组成“三间两耳倒八尺”的形式。正房三间两层或三层;两厢为耳房,稍矮于正房一点;门廊又称倒座,进深为八尺,中间形成为一小天井。“一颗印”民居高耸的外墙一般无窗,高墙闭合,宛如城堡,偶尔会有些小窗洞出现在耳房的山墙上。“窨子屋”的四周界面也是由坚实厚重的封火墙包裹得严严实实。 建筑组合体 建筑组合体 渐进的层次 建筑格局的安排要按其使用的公共性程度,形成一个有层次的布局,按人们的亲疏关系布置宅院,如生人、熟人、朋友、客人、亲属,家庭成员各自活动的场所要有层次地安排。在住宅中需要这种由公共性逐渐过渡到私人性的渐进的层次布局。卧室和闺房是最具私密性的,工作室和书房是渐次的,厨房和公用的地段有一定的公共性质,前室和入口则在住宅中最有公共性质。 渐进的层次 北方的合院式住宅在层次上除了考虑公共性到私密性的转变,还要考虑封建的等级制度和长幼尊卑的观念。 院落空间 中国传统民居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基本上均采取以庭院为核心的内向性布局,无论是北方的合院住宅还是南方的客家土楼建筑,都是由多进层次的院落或者内天井组合而成的。 中国自古有“阴阳相济”、“天人合一”的观念,在这种阴阳合成的观点下,中国民居从南到北也塑造了以院落为中心和单元的基本平面格局,即建筑空间外为阳,内为阴,高为阳,平为阴,庭院可视为阴中之阳,阳下之阴。屋宇为阳-实,而院落为阴-虚。 院落空间 庭院是建筑的通风口,是气流聚散的会合处,院落空间和室内过厅穿堂等联在一起形成一个较大的气流网络,使住宅内气流畅通,较好解决了住宅的通风问题。同时,庭院是居住的生活中心,作为人同外部自然世界接近的场所,在院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