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经脉.ppt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

灵枢·经脉(节选) 题解 本文首先强调了经脉的重要性,对十二经脉的名称、循行路线、病证、治则及诊断,作了详 尽深刻的论述,同时对经脉气绝证,经脉与络脉的区别和十五别络的名称、循行、病证作了论述。虽然论述的有经脉、有别络,然而十五络脉是从十二经脉中分别而出的,是附于经脉的。由于本篇以十二正经为核心,尤其强调“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故以“经脉”名篇。 目的要求 1.掌握经络的重要性 2.了解十二经脉的循行(自学) 3.熟悉经脉的生理功能 4.熟悉十二经脉的“是动病”和“是主所 生病” 一、经络的重要性 在临床针刺时经络的重要性 “凡刺之理,经脉为始” 解释为什么经络如此重要 “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从临床诊疗方面指出经络的重要作用 “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二、经脉的循行 十二经脉的名称 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 三、十二经脉病症 十二经病症诊断与治疗总的规律 经脉病症中有触动经脉的“是动病”和内伤于脏腑而发病的“所生病”,其病症分为寒、热、虚、实、陷下和不盛不虚六型。 原文是通过症状判定其证型性质的,但突出了人迎寸口合参以确定经脉病症的虚实,并扼要指出经脉病症的刺治方法。 关于“是动病”和“所生病” 关于阳明主血和阳明疟 阳明主血所生病,这里实指病由内发,中焦受气取汁,化赤为血的功能受到影响而发生的病变,是从血的生成源流去分析,其与心主血,肝藏血并不矛盾。 阳明疟:《素问·刺疟》说:“足阳明之疟,令人先寒,洒淅洒淅,寒甚久乃热,热去汗出,喜见日月光火气乃快热,刺足阳明跗上。”即说明疟疾虽以少阳论治,但内经中亦有从阳明论治者,体现了辨证论治精神。 关于足太阳主筋 一般认为肝主筋,此段为何出现足太阳膀胱主筋所生病呢?其理由有二: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所濡养的筋肉,随同经脉结聚布散于四肢、头身。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筋是其中一部分。 足太阳膀胱经与人身卫阳之气关系极为密切。它分布于背部而属阳,而阳气“精则养神,柔则养筋”。临床可见风寒侵袭,足太阳经气不舒的项背强直。 四、经脉与络脉的区别 经脉深行而络脉浅行 经脉长而络脉短 经行纵而络行横 经深刺不出血,络浅刺而易出血 经脉诊察全身,络脉诊察局部及颜色 经脉主营,络脉主卫 五、十五别络起始及病症 列举了十五别络的络穴名称、起始路线、虚实两类症状。其共同特点是循行方向与十二经脉一致,但浅而短。主要分布在手足腕踝关节至肘膝关节间。加强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 十五别络病症多侧重于四肢末端和体表,比较简单。其别出的络穴均有主治本络及其相联系的经脉的病症的作用。此为治疗取穴远近结合、执简驭繁有重要指导意义。 课后思考题 1、何谓经络?何谓经络学说? 2、经脉的生理功能。 3、“是动病”,“所生病”的涵义及古今争鸣。 4、试总结经脉和络脉的区别。 5、根据原文,总结十二经脉的是动病和所生病及其治疗方法。 * * 本经或合经之病 从本经所测之病 马莳 经穴的主治证候 经脉病理现象 上海中医学院 内因所致之病 外因所致之病 张志聪 脏腑病 经络病 校注十四经发挥 他经病 本经病 徐大椿 在血、在阴、在营、在内 在气、在阳、在卫、在外 杨候康注难经 血病 气病 难经·二十四难 所生病 是动病 医家或医著 *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