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之7-精气血津液.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基础之7-精气血津液

中医基础理论 精气血津液 陕西中医学院 中基教研室 乔文彪 第一节 精 一、精的基本概念 精,又称精气,在古代哲学中,精是指充斥宇宙间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精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 二、精的生成 先天之精——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是 禀受于父母的生命遗传物质。 与生俱来,藏于肾中。 出生之前,是形成生命(胚胎)的重要物质, 是生命的构成本原; 出生后,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物质基础。 后天之精——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 经脾的转输以“灌四傍”,化生脏腑之精。 脏腑之精支持其生理功能后的剩余部分,输 送到肾中,充养先天之精。 三、精的生理功能 (一)生殖繁衍:肾精 天癸 生殖器官 (二)促进生长发育:《素问·上古天真论》 (三)生髓 养骨、充脑、化血 (四)滋润、濡养脏腑器官 (五)为 人 体 正 气 之 本 第二节 气 三、气的生理功能 (一)推动作用 1、激发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 2、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 3、促进血液的生成并推动其运行; 4、推动津液的代谢。 (二)温煦作用 1、维持体温恒定; 2、保障血和津液的运行; 3、保证脏腑功能的正常发挥。 (三)固摄作用 1、固摄血液,防止其逸于脉外; 2、统摄津液,控制其分泌(或排泄)量 和时间; 3、固摄精液,防止其妄泻; 4、固摄冲任及脏器。 (四)防御作用 1、顾护肌表,防止外邪侵袭; 2、驱邪外出,促进疾病早愈; 3、病后脏腑组织的自我修复。 (五)气化作用 气化——伴随气的运动而产生的物质和能量转化。 (六)营养作用 四、气的运动 气机——指气的运动,其基本方式为升降出入。人体调节气机的脏器为—肺(肃降、肺气降于右)、肝(升发、肝气升于左);脾升胃降(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诸脏配合共同保证气机调畅。 五、气 的 分 类 第三节 血 一、血的基本概念 血是循行于脉中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体。 二、血的生成 三、血的运行 —— 与肾无直接关系 血的运行正常的基本条件: 1、血液的充盈 2、脉道的通利; 3、脏腑功能的正常 (心主行血. 肺朝百脉. 脾主统血. 肝主藏血)。 四、血的生理功能 1、营养、滋润作用; 2、运载作用; 3、血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血气者,人之神也。”《素问·八正神明论》 第四节 津液 一、津液的概念和分类 (一)概念: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 各脏腑组织内的液体,(如肺津) ; 人体的各种分泌液(如泪、涕、唾、涎); 人体的排泄液(如汗、尿) (二)津液的分类 二、津液的代谢 —与心无直接关系 津液的生成:脾、胃、小肠、大肠; 津液的转输: 肺(水之上源)、脾(水之中洲)、肾(水脏)、肝 、三焦; 津液的排泄:肺、肾、膀胱、大肠。 四、津液的生理功能 1、 滋润和濡养功能; 2、 化生血液; 3、 排泄代谢产物; 4、 运载作用; 5、 调节机体阴阳平衡。 第六节 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一、气与血的关系 (一)气为血帅 1、气能生血——补气生血——当归补血汤 2、气能行血——补气行血——补阳还五汤 ——行气活血——血府逐瘀汤 3、气能摄血——补气摄血——独参汤 (二)血为气母 1、血能养气—补血生气—八珍汤 2、血能载气—气随血脱—补气固脱—独参汤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1、气能生津——气阴两伤——益气养阴 2、气能行津——补气行水(气虚水肿) ——行气利水(气滞水肿) 3、气能摄津——补气固汗—玉屏风散 (自汗) 4、津能生气——补气生津 5、津能载气——气随津脱——补气固脱 三、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一)精血同源——肝肾同源 (二)津血同源互化 “夺汗者无血”:大汗之人不可再用放血或破血疗法。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