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舞蹈史 第2讲 夏商周三代舞蹈
主讲人:王庆花 河南理工大学音乐系 第2讲 三代舞蹈的分流 本章重点、难点: 雅乐在西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意义。 “礼崩乐坏的根源何在?” 第2讲 三代舞蹈的分流 三代——夏、商、周 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制社会 舞蹈的功能分流: 娱人 娱神 教化 第2讲 三代舞蹈的分流 一、表演性舞蹈的发端 私有制——奴隶主——追求享乐——表演性舞蹈 夏启——《九韶》 舞臣——女乐奴隶三万人 夏桀——“俳优侏儒而为奇伟戏者,取之于房,造烂漫之乐” 第2讲 三代舞蹈的分流 商朝时期,舞蹈艺术沿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一是表演性舞蹈,继续向前发展; 二是宗教祭祀舞蹈,特别是巫舞更为兴盛。 商汤——求雨乐舞:濩 商纣——“北里之舞,靡靡之音” “酒池肉林” 夏桀·商纣对舞蹈的爱好——“以钜为美,以众为观” 第2讲 三代舞蹈的分流 二、纪功舞蹈的早期形成 所谓纪功舞蹈,就是反映和歌颂统治者功绩的舞蹈。 1、禹的乐舞《大夏》 纪念舜让位于禹——《萧韶》 纪念大禹治水功绩——《夏龠》即《大夏》 2、汤的乐舞《大濩》 成汤灭夏——整理《九韶》以纪其功 成汤求雨作“桑林之乐”——《大濩》 第2讲 三代舞蹈的分流 三、巫术祭祀舞蹈的初况 1、巫舞 巫舞是巫术祭祀活动中的舞蹈,是原始宗教信仰的产物。 巫舞执行人——巫师:沟通人神 巫舞舞步——“禹步” 商代巫舞——《隶舞》 巫舞代表——楚国祠神歌舞:屈原《九歌》 第2讲 三代舞蹈的分流 “巫舞”原本出自民间,用于巫术祭祀的是“巫舞”,用于节日自娱或表演娱人的,则成了民间舞或表演艺术。 满族流行的《太平鼓舞》,原本是“巫舞”,后来演变成群众节日自娱和表演性舞蹈。 同一种舞蹈,用于不同场合,或祭祀,或自娱,或表演,它的精神气质、演出气氛及风格韵味却不相同。 第2讲 三代舞蹈的分流 2、蜡祭 蜡祭是周代以歌舞祭祀与农事有关的诸神的礼仪。 周朝,天子是在岁终举行蜡祭。 祝辞:堤岸不要崩坏,洪水不要泛滥,虫儿不要为灾,草木都生长在薮泽。 跳兵舞和帗舞。 《六乐》(《六舞》)也用于蜡祭。 第2讲 三代舞蹈的分流 3、傩祭 傩是以驱鬼逐疫为目的的祭祀仪式,因此在古代亦名“逐除”。 傩祭的舞蹈特点很鲜明,故人称“跳傩”,其“跳”的部分叫做傩舞。 周代每年三次傩祭: 暮春三月——“国傩”:驱逐疫鬼,消除灾害 仲秋八月——“天子傩”:引导秋气通畅舒发 冬十二月——“大傩”:送寒气 第2讲 三代舞蹈的分流 傩舞的特点:戴面具舞蹈 傩舞的表演形式: 大傩:由宫廷负责傩祭的官方相氏指挥,蒙着熊皮,戴着黄金四目的面具,穿着黑色衣、红色裳,挥舞着戈盾,率领五隶之民到住宅中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逐疫。 古文字中带面具文字 古文字中带面具文字 第2讲 三代舞蹈的分流 四、西周的礼乐互补 周朝建国初期,即在周公旦的主持下制礼作乐,建立了一整套礼乐制度,宫廷设置了相应的乐舞机构,掌管各种礼乐事宜。 “礼”是周初确定的一整套典章、制度、规矩、仪节。 “乐”在中国古代是指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艺术。 周初统治者“制礼作乐”是想用礼乐互补的方式来治国治民,以保持社会有序。 第2讲 三代舞蹈的分流 1、《大舞》《小舞》 周代“礼乐”意义上的“乐”,主要指“雅乐”,多用于祭祀和宫廷礼仪场合。周代雅乐的主要内容有《六乐》(即《六大舞》)和《小舞》(即《六小舞》)。 《六大舞》——《云门》、《大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 《大武》是一个有诗、有乐、有舞、有特定主题的大型男子组舞。 第2讲 三代舞蹈的分流 《六小舞》——《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人舞》。 《六小舞》是教育贵族少年子弟的必修课,由“掌国学之政”的乐师任教,同时也用于祭祀。 《帗舞》:舞者手执全羽或五彩丝绸而舞。用于祭祀社稷(土神和谷神,也是古代国家权力的象征)。 《羽舞》:舞者执折羽而舞,用于祭祀宗庙或四方神。 《皇舞》:舞者戴羽帽,穿翡翠衣,或执五彩羽而舞。用于祭祀四方神或求雨。 《旄舞》:舞者执牛尾而舞。用于辟雍(周王朝的大学)祭礼。 《干舞》:舞者执盾而舞。用于兵事或祭山川。 《人舞》:不执舞具,徒手而舞,用于祭祀星辰或宗庙。 第2讲 三代舞蹈的分流 周代用于教育贵族子弟的,还有《舞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煤矿复工复产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docx VIP
- 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考点精讲汇总.pdf
- (新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企业“三类人员”安全生产考核题库-(单选多选题库).docx VIP
- YAMAHA PSR-420 PSR-320 用户手册说明书.pdf
- 事业单位聘用教师合同范本(2024版).docx
- 300T履带吊安装、拆除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
- 汽车维修-钥匙大师使用说明书.pdf
- 2025春节主题班会(精品)课件《庆新年,迎新春》.pptx
- 2024年医院营养护理工作计划.pptx VIP
- 2024年幼儿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重点背诵(速记方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