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科技]流动单元专题.ppt

  1.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程科技]流动单元专题

* 储层表征与建模 物性:孔渗性中等,对油气形成和分布有利。 电性:自然电位曲线有明显异常,而异常幅度较大。微电极曲线幅值大而两条微电极曲线幅度差也大,并相互平行,若流动单元G模式较厚,自然电位曲线常呈箱形和钟形。 微观:孔隙结构以中孔中喉及中孔细喉为主,偶见中大孔中喉和细孔细喉。毛管压力曲线为外凸型。 * 储层表征与建模 非均质特征:流动单元内部非均质性在三角洲储层流动单元中是最弱的,流动单元内部较少发育夹层,即使有夹层分布范围也是很小,注水推进常比较均匀,不易发生窜流或者注水不见效的情况,是开发效果较好的储层。 剖面分布:多位于沉积旋回的中上部。分支河道沉积环境也常发育部份流动单元G模式。 平面分布:多分布在三角洲前缘席状砂至河口坝,以及湖滩砂等沉积微相中,及分支河道沉积环境,故其平面分布形状多为席状、带状。 * 储层表征与建模 (3)、流动单元M 岩性:以粉砂岩为主,岩石颗粒较细,分选性中等,结构成熟度中等,成份成熟度较高,在CM图上为RS段,沉积构造以水平层理、斜层理为主。 * 储层表征与建模 物性:孔渗性均较差。不利于注水开发。 电性:自然电位有异常,但异常幅度不大,形态多为钟形、漏斗形和台阶型,微电极曲线幅值减小,两条曲线的幅度差减小。 微观:孔隙半径较小,孔隙结构以细孔细喉为主要特征,毛管压力曲线特征不很明显。 * 储层表征与建模 非均质特征:具较强非均质性,常发育较多的流动单元夹层和隔层,常出现注水见效差甚至注水不见效的情况,可以形象地称之为“鸡肋” 。 剖面分布:多位于沉积旋回的中下部,分支河道决口扇及湖滩砂侧缘等部位。 平面分布:分布在三角洲前缘席状砂侧缘、河口坝侧缘、分支河道决口扇及湖滩砂侧缘等部位,在平面上的分布多呈条带状、土豆状,该类流动单元的长宽比较大。 * 储层表征与建模 (4)、流动单元P 岩性:以粉砂岩及泥质粉砂岩为主,在CM图上为RS段,在粒度概率图上为悬浮总体,沉积构造以水平层理为主。 物性:物性最差,不利于油田注水开发。 电性:自然电位异常幅度不大,形态多为漏斗形、台阶型和钟形,微电极幅差小,有时会发生两条曲线重合的现象。 * 储层表征与建模 微观:孔隙半径很小,孔隙结构为细孔细喉。 * 储层表征与建模 非均质特征:非均质性强,隔挡层十分发育,注水常不见效。 剖面分布:多位于沉积旋回的下部,主要发育在三角洲底积层的上部及前积层的底部,以及前积层中的部份物性夹层和水下分流河道间等部位。 平面分布:平面分布范围常较小,主要分布在前三角洲,三角洲前缘席状砂侧缘、河口坝侧道、分支河道间等部位,平面分布常呈条带状、网状、土豆状。 * 储层表征与建模 七、流动单元与剩余油 * 储层表征与建模 以三角洲储层为例介绍流动单元与剩余油 1、流动单元E与剩余油 2、流动单元G与剩余油 3、流动单元M与剩余油 4、流动单元P与剩余油 * 储层表征与建模 1、流动单元E与剩余油 (1)、宏观剩余油分布 基本上没有无水采油期,进入高含水期后,含水上升减缓,特高含水期流动单元E全部强水洗,驱油效率高,一般在45%以上,含水率一般大于90%,当流动单元内部存在有隔挡层时,往往水洗程度轻,有剩余油富集。 流动单元E的平面剩余油分布差别较大,往往在流动单元的边缘剩余油富集,在流动单元内三角洲前积层之间迭合处,则因前积层之间的界面遮挡而未充分水淹层,是剩余油的有利富集部位,但这种剩余油在平面往往呈条带或线状分布,分布范围小。 * 储层表征与建模 (2)、微观剩余油 剩余油存在状态多以孤立的滴状、膜状。 * 储层表征与建模 油水混相 星点状、零星斑块状 孤粒状 孤粒、孤滴状 * 储层表征与建模 2、流动单元G与剩余油 (1)、宏观剩余油分布 特高含水期流动单元G大部强水洗,驱油效率高,一般在40%以上,含水率一般大于90%,此时流动单元内剩余油分布少。当流动单元内部存在有隔挡层时,往往水洗程度轻,有剩余油富集。 往往在流动单元的边角可能有剩余油富集,这种剩余油在平面往往呈条带或线状分布,分布范围不大。 * 储层表征与建模 (2)、微观剩余油 剩余油存在状态多以孤立的滴状、膜状、斑状。 附着于孔喉道壁上 附着于砂粒表面 * 储层表征与建模 3、流动单元M与剩余油 (1)、宏观剩余油 流动单元内剩余油分布较多。当流动单元内部存在有隔挡层时,往往水洗程度更轻,剩余油富集较多。 平面剩余油分布差别较大,往往在流动单元的较大部分地区仍可能有剩余油富集,这种剩余油在平面往往呈条带或块状分布,分布范围较大。 * 储层表征与建模 (2)、微观剩余油 剩余油存在状态多以网络状的滴状、膜状、斑状。 * 储层表征与建模 4、流动单元P与剩余油 流动单元P中由于本身储层物性较差,因此剩余油较富集,但由于其储量较小,因此其中的剩余油对油田的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