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语教案
教学内容 鲁班造伞的传说 教学目标 1能自主认识并正确书写9个生字。 2能读懂故事,了解鲁班造伞的过程,并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3知道善于观察、勤于动脑是发明创造的基础,有主动观察的习惯和创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鲁班造伞的过程。 2体会“仔细观察、勤于动脑”对于发明创造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学生:在课外搜集有关鲁班的故事。 教师:准备荷叶、伞的挂图或实物,生字和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介绍鲁班,导入新课 1鲁班是我国古代的一名建筑工匠,在课前你们都了解到了哪些关于鲁班的故事呢? 2揭示课文题目:鲁班造伞的传说。 3从课文题目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故事。 2出示带音节的生字词,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3通过抽读、抢读、做游戏等方式检查学生认读生字词的情况。 4教师抽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三、精读课文,质疑探究 1生再次自读课文,边读边想,勾画:(1)鲁班为什么想到发明伞?(2)鲁班发明伞的经过是怎样的? 2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适时进行点拨,引导朗读感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汇报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读第2段最后一句话,并练习用“既……又……”的句式说话。 (2)鲁班发明的亭子有哪些优点和不足的地方?抓住“可鲁班自己还不满意”“他吃不好饭,睡不好觉”两个句子感悟鲁班勤于动脑的品质。 (3)出示荷叶、伞的挂图或实物,观察两者的相似处,抓住“仔细打量”一词感悟鲁班仔细观察、善于发现的品质。 (4)鲁班为什么能发明那么多东西,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让学生找出有关的句子、段落读一读。 3找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读给同桌听一听。 4在四人小组内讲一讲鲁班造伞的故事,各小组再推荐讲得最好的同学在全班讲。 四、拓展学习,活跃思维 1你们还想对人们现在使用的伞进行什么改进?你要增加或改善它哪个方面的功能? 2小组合作讨论,全班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注意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合理创造,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保护学生的创造愿望和创造热情。
个性部分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寓言两则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这些字。 2、能读懂故事蕴含的意思,明白“水滴石穿”、“守株待兔”这两个成语的意思。 3、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好不同角色的话,并表演“守株待兔”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 理解两个成语的意思,并能灵活运用这个成语。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讲的道理。 教学准备: 1、准备与故事有关的图画,或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前找几个与故事寓意相近的成语。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一、学习“水滴石穿” (一)激趣引入新课 1、同学们都知道许多故事的成语吧,这些词语内容非常生动有趣,你能把自己知道的成语说给大家听一听吗?抽生说。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篇有趣的成语故事:(板书:寓言两则水滴石穿)。 生齐读课题。 2、“水滴石穿”是一篇寓言故事,主要靠同学们自己来学懂,你们能不能做到啊? (二)初读课文,练习朗读 1、学习前给大家提出两点要求:第一要会读,读谁字音,读通课文,读懂这个故事。第二要会想,想一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同学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等会男生和女生来比一比,看哪边读得最好。现在抓紧时间练习读书,师巡视指导。 2、生自由小声朗读课文。 3、哪位同学代表男生参加朗读比赛呀?其余的认真听他的字音读准了没有,什么地方读得好?抽生读,抽生评价,老师评价,纠正读间“阶jiē”、“嫌xián”,指导书写。 4、请一位女同学与刚才那位同学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5、师评:读得太好了。谁读得最好呢?生评。 6、师:两位同学都读得很好(在黑板上给“男生”和“女生”下各画一面小红旗)。老师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读的时候要边读边想,课文里有哪些词不懂,用笔勾画下来,有哪些问题不明白,先在小组内讨论解决,小组不能解决的,等会儿提出来我们一块解决。 (三)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1、学生自由朗读,师巡视指导。 2、学生小组内讨论。 3、各组派代表提出不懂的问题。能当场解释的字词,采取师生合作,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