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学]外国文学讲义下编20110615
吴少明老师期末考试
第一章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第一节 概 述
一、浪漫主义文学的形成:
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繁荣于19世纪上半叶。
㈢、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进程。
作为文学手法,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一样古已有之,两者的区别在于,现实主义写本来有的,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描写生活;浪漫主义写应该有的,按照作家的理想设计生活。而作为文学思潮,浪漫主义文学则专指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美大地风行的大量使用浪漫主义手法的文学潮流。这一文学潮流最早发端于英国和德国,彭斯和布莱克在诗坛发出先声,华兹华斯和柯勃律治于1798年发表的《抒情歌谣集》标志着英国浪漫主义在诗坛称霸一方;德国则是浪漫主义理论策源地,施莱格尔兄弟等早期浪漫主义理论家在《雅典娜神殿》等杂志上发表的一系列研究、宣言和诗歌创作,表现出行;德国浪漫派的一定声威,法国也在斯塔尔夫人和夏多布里昂的开创下,跟上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第一次浪潮。紧接着,英国拜伦、雪莱和济慈等年青诗人的诗作于1815—1825年风靡欧洲,形成第二浪潮,法国拉马丁、维尼、德国霍夫曼、意大利白尔谢、曼佐尼、佩利柯等群起响应。第三浪潮在法国兴起,雨果扛起大旗,与古典主义展开“欧那尼决战”取得成功后,乔治·桑、大仲马也取得很大成就。其后,东欧、俄国、美国等地浪漫主义思潮此起彼伏,一直延续了半个多世纪。
二、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㈠、思想特征:
1、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文学突破描绘现实的范围。
雨果认为浪漫主义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其目的“只求带给国家一种自由,即艺术的自由或思想的自由”,他于1830年写出戏剧《欧那尼》在巴黎上演,发起与古典主义戏剧的决战。他认为古典主义主张只能描绘贵族和上层人物,排斥民间文学,要遵循“三一律”,推崇典雅和崇高的风格等等,是束缚文学发展的桎梏。决战的胜利,开辟了文学创作的新天地。创作自由、个性解放成了浪漫主义文学的旗帜。反对社会对人的精神束缚和压迫,成了浪漫主义宣扬的时代新精神。
2、既抨击封建主义制度,也批判资本主义罪恶。
浪漫派可分为带有资产阶级倾向和贵族倾向作家,或按高尔基的说法,有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之分。前者站在民主主义立场,有高昂的革命热情,揭露现实的黑暗和不合理现象,展望未来,憧憬理想;后者则留恋旧制度,怀旧恋旧,缅怀过去,而抨击资本主义。但他们都从人道 主义立场出发,批判现实即使有理想社会的蓝图,也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已。
3、重视历史题材,以反衬现实。
尤其是在小说创作方面,如雨果、大仲马、司各特等人的历史小说,并不忠于历史真实,而重在借古讽今。
4、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和现实,标举卢梭“回归自然”主张。如“湖畔派诗人”。
㈡、艺术特征
1、主观性
2、崇尚自然。
3、对比和夸张手法的运用。美丑对照,重视丑的价值,化丑为美。
4、迷恋中世纪文学和东方。
三、欧美各国的浪漫主义文学
1英国
罗伯特·彭斯(1759—1796)擅抒情与讽刺,诗集《苏格兰方言诗集》吸取苏格兰民歌养分,揭露贵族的贪婪残暴、荒淫无耻,歌颂农民的纯朴、勤劳、善良,风格清新刚健,语言通俗,音韵响亮。被誉为农民诗人;威廉·布莱克91757—1827)运用清新的民歌体和奔放的无韵体写法,《天真之歌》和《经验之歌》充满对生活的热爱和革命的热情,长诗《四天神》揭露统治者对外掠夺、对内压榨,有象征主义和神秘主义色彩。
“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1770—1850)、柯勃律治(1772—1834)、罗伯特·骚塞(1774—1842),先对法国大革命歌颂后抵触反对,蛰居英国西北昆布兰湖区,寄情山水,傍湖写诗,缅怀中世纪和宗法制农村生活。华和柯《抒情歌谣集》是英国浪漫主义奠基作,华的《序言》是浪漫主义的宣言书,提出独到的艺术主张。骚短诗《书斋咏怀》发思古之幽情,与世俗格格不入。他们对大自然的歌颂开浪漫主义文学新风。
“短命诗人”拜伦(1788—1824)、雪莱(1792—1822)和济慈(1795—1821)将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推向高峰。关注现实、批判丑恶是他们的共同主题。拜专节讲述。雪莱长诗《麦布女王》表达政治、哲学观点;《伊斯兰的起义》写革命与专制的搏斗,神话、幻想和现实交相辉映;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将普塑造成不屈不挠的斗士,与暴君不妥协,终推翻暴君,建立理想社会,预言革命的到来。《西风颂》、《云》、《致云雀》等充满激情的抒情诗均闪耀理想的光辉。“冬天如果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是这位天才的预言家“(恩格斯语)的至理名言。济慈的抒情诗《夜莺颂》以夜莺的歌声象征幻想世界中永恒的欢乐与现实世界人生短暂、好景不长成鲜明对照。
历史小说创始人瓦尔特·司各特(1771—1832),先诗人后小说家,《艾凡赫》以12世纪英国历史为背景,塑造绿林英雄罗宾汉形象。
2、德国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