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污泥基活性炭孔结构及表面官能团对有机物吸附影响
污泥基活性炭孔结构及表面官能团对有机物吸附影响
李道静 蒋文博 封 莉 张立秋∗
(北京林业大学污染水体源控与生态修复工程研究中心,北京 100083 )
摘 要 制备污泥基活性炭是污泥资源化利用的研究热点之一,但污泥基活性炭的理化性质对于水中有机污
染物吸附的影响规律却有待深入考察。本文以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为原料,采用氯化锌活化法制备出污
泥基活性炭(SAC),并与木质商品活性炭(MAC )做对比,考察了两种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表
面官能团及活性炭等电点(IEP )值。并选择苯酚及硝基苯为目标物,考察两种活性炭在水溶液和有机溶剂
(环己烷)中对这两种目标物的吸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SAC 比表面积(195.28m2/g)小于 MAC(801.01
m2/g) ;SAC 表面以酸性基团为主,MAC 表面以碱性基团为主。苯酚与硝基苯在有机相中的吸附量均大大
高于水相中的吸附量,说明水分子竞争作用强烈,其中苯酚吸附过程受水分子的竞争作用影响较硝基苯强。
在水溶液中,疏水作用在目标物化学吸附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使得两种活性炭的硝基苯吸附值均高于苯酚
吸附值。SAC 对两种目标物的吸附行为更符合Freundlich 模型,表现为异质吸附;MAC 对两种目标物的吸
附行为则更符合Langmuir 模型,表现为均质吸附;SAC 的孔结构相比MAC 在物理吸附过程中不占优势,
导致对两种目标物的饱和吸附量均低于MAC 。SAC 表面化学性质使得SAC 在化学吸附过程中较MAC 更易
吸附极性较强的有机物硝基苯。在有机相中,化学吸附发挥重要作用,SAC 由于表面以酸性官能团为主,
与有机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氢键为主;MAC 由于表面以碱性官能团为主,与有机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π-π
色散力和电子供体-受体作用为主;此作用机理均导致SAC 与MAC 苯酚吸附值高于硝基苯吸附值。
关键词 污泥基活性炭;孔结构;表面官能团;苯酚;硝基苯
The effects of pore structure and surface functional groups of
sludge activated carbon on the adsorption of organic pollutants
LI Dao-jing, JIANG Weng-bo, FENG Li, ZHANG Li-qiu ∗,
(The research center of water source pollutants control and eco-restoration project in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Production of sludge based activated carbon (SAC) is one of the research hotspots on sludge recycling.
However, the influence of SAC’s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n the organic pollutants adsorption needs further
investigations. In this study SAC was produced from sewage sludge in a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ZnCl2 activation method was adopted in the process.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SAC were determined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a market activated carbon (MAC), which include surface area, por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