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美学原理笔记 doc
绪论 什么是美学
近代:中国近代美学家影响最大的是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
现代: 朱光潜、宗白华
当代:出现两次美学热潮 第一次
蔡仪,主张美是客观的。
吕荧和高尔太主张美是主观的。
朱光潜主张美是主客观的统一。 李泽厚主张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第二次 文化热
美学研究的对象-------审美活动 几种看法
国内认可美学研究对象为审美活动
美学的的学科性质 2
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研究对象是人文世界,也就是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人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发展人性,完善人格。
美学是一门理论学科
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美学和艺术的交叉,美学和心理学,美学和语言学(克罗齐),美学和人类学,美学和神话学,美学和社会学、民俗学、文化史、风俗史。
美学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
为什么要学习美学 3
1从人生修养,学习美学可完善自身人格修养
2从理论修养,学习美学可完善自身理论修养
京剧的美学特点是写意。写意是中国绘画美学的概念,它与道家美学有密切关系。话剧就是写实。
中国戏剧的特点是虚拟,而虚拟不等于写意。
怎样学习美学 3 美学的学习方法
要立足于中国文化;要注重美学和人生的联系;要注意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要有丰富的艺术欣赏的直接经验和系统的艺术史知识;要扩大知识面;要有开方的心态,注意吸收国内外学术界新研究成果;
第一章 美学是什么
美的概念的两个区分
20世纪50年代我国美学界关于美的本质的讨论4(美是主观还是客观?美在物还是在心?)
“美学科学的哲学基本问题是认识论的问题”-------------李泽厚《美学概论》
四种观点:蔡仪,美是客观的,也就是自然物本身就有美。“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典型性,就是个别之中显现着种类的一般”------蔡仪。 吕荧和高尔太,美是主观的,美感决定美。 李泽厚,美是客观性和和社会性的统一。 朱光潜,美是主客观的统一。说明了艺术美和自然美的统一性,对美的社会性做了合理的解释。
王朝闻(雕塑家)的《美学概论》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本美学原理的教材。
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外在于人的“美” 5
美离不开人的审美体验,这种体验是一种创造和沟通。
柳宗元的“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的含义(3层):美不是天生自在的,美离不开观赏者,而任何观赏者都带有创造性;美并不是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同一个外物在不同人的面前显示为不同的景象,具有不同的意韵;美带有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在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阶级,美一方面具有共同性,另一方面又有差异性。总结为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外在于人的“美”,“美”离不开人的审美活动。
物是实在的世界,象是知觉的世界。
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纯粹主观的“美” 5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不是造化和心在主客二分基础上的统一,不是认识论意义上的统一。而是造化论与心源在存在论意义上的合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不是认识,而是体验。
“心不自心,因色故有”---唐·马祖道一 ,消解了一种实体化的、纯粹主观的“美”。
美在意象 6
美在意象。意象可追溯到《易传》,刘勰首次提出。情景交融
朱光潜指出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
审美意象只能存在于审美活动中
意象世界不是物理世界。
王国维说“世无诗人,即无此种境界”,柳宗元说“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海德格说“人是世界万物的展示口”,萨特说“由于人的存在。。。。。”他们的话都说:世界万物由于人的意识而被照亮,被唤醒,从而构成一个充满意蕴的意象世界。
意象世界照亮一个真实的世界 7
美和真是什么关系? 王夫子说“如所存而现之”
意象世界“显现真实”是指照亮天人合一的本然状态,是回到自然的乐的境界。
胡塞尔提出“生活世界”这一概念,就是为了跳出这个虚构的所谓“真正的世界”。
“真正的世界”的表现形态: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基督教的彼岸世界,康德的“物自体”的世界。
美是理念的感性的显现-------黑格尔
80年代李泽厚认为,“美”是“真”和“善”的统一。真是合规律性,善是合目的性。
我们所说的”美”是一个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 美是超越与复归的统一。
美感 审美经验/感受/意识/情感/愉悦。 用感兴作为美感的同义词来使用
第二章 美感的分析
美感不是认识 美感是体验 8
美感不是认识:
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是认识的模式,但美感并不是认识。审美意识是人与世界的交融,即我们说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人与世界王五的交融)不同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统一
主客关系的特征:外在性、对象性、认识桥梁性。
人与世界融合关系的特征:内在性、非对象性、人与天地万物相通相融。
没有世界的自我是空的,没有自我的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