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考题—-唐三彩.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美术史考题—-唐三彩

唐三彩 1.历史背景: 提到唐三彩,大家都知道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便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但多以黄、褐、绿三色为主。唐三彩的色釉有浓淡变化、互相浸润、斑驳淋漓的效果。在色彩的相互辉映中,显出堂皇富丽的艺术魅力。唐三彩用于随葬,做为明器,因为它的胎质松脆,防水性能差,实用性远不如当时已经出现的青瓷和白瓷。 唐三彩器物形体圆润、饱满,与唐代艺术的丰满、健美、阔硕的特征是一致的。它的种类繁多,主要有人物、动物和日常生活用具。三彩人物和动物的比例适度,形态自然,线条流畅,生动活泼。在人物俑中,武士肌肉发达,怒目圆睁,剑拔弩张;女俑则高髻广袖,亭亭立玉,悠然娴雅,十分丰满。动物以马和骆驼为多。 在唐右卫大将军墓中出土了一件骆驼载乐俑。这匹骆驼昂首伫立,通体棕黄色,从头顶到颈部,由下颔到腹间以及两前肢上部都有下垂长毛,柔丽漂亮。驼背上架有平台并铺有毛毯。平台上左右各坐胡乐俑二人,而且是背对背而坐,正在吹打乐器,有一俑站在中央,翩翩起舞。这三个乐俑个个深目高鼻,络腮胡须,身穿绿色翻领长衣,白色毡靴,只有前面一人穿黄色通肩大衣。这件高大的驼载乐舞俑精美绝伦,令人赞叹! 唐三彩的产地西安、洛阳、扬州是陆上和海上丝绸古道的联接点。在古丝绸之路上,唐代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骆驼。可以想见,在沙漠中,人和骆驼艰难跋涉,相依为命,所以人和骆驼有一种亲密感。它那高大的形态和坚毅负重的神情,似乎还带着丝绸古道的万里风尘。 唐三彩是唐代陶器中的精华,在初唐、盛唐时达到高峰。安史之乱以后,随着唐王朝的逐步衰弱,由于瓷器的迅速发展,三彩器制作逐步衰退。后来又产生了“辽三彩”、“金三彩”、但在数量、质量以及艺术性方面,都远不及唐三彩。 唐三彩早在唐初就输出国外,深受异国人民的喜爱。这种多色釉的陶器以它斑斓釉彩,鲜丽明亮的光泽,优美精湛的造型著称于世,唐三彩是我国古代陶器中一颗璀灿的明珠。 2.前今后世: ▲▲唐三彩与洛阳三彩   提起洛阳三彩,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唐三彩。从事三彩工艺研究20多年的中国三彩艺术馆馆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郭爱和先生,听说我要写洛阳唐三彩的文章,首先给我更正了一个概念,说洛阳唐三彩只是三彩发展的一个阶段,准确的叫法应为“洛阳三彩”。唐三彩是唐代彩色釉陶艺术品的总称,而洛阳三彩除了唐三彩外,还有隋三彩、辽三彩、宋三彩、明三彩等。   2009年1月,郭爱和先生的“三彩艺”作品《梦幻鸟巢》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同年10月,在浙江宁波举办的第九届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大奖颁奖典礼上,洛阳另一位三彩工艺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三彩传统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水旺制作的高仿唐三彩作品《啃蹄马》,荣获中国工艺美术作品最高奖——山花奖,其代表作《三彩饮水马》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永久性珍藏。   随着洛阳三彩工艺品在各种国家级展览或节会上频繁亮相并获得大奖,社会各界再次聚焦洛阳三彩,从而在国内外再次掀起洛阳三彩的收藏热潮。 ▲▲一条铁路带来的惊世瑰宝   洛阳三彩始于东汉,兴于盛唐,发展到今天,经历了曲折的过程。由于唐代是洛阳三彩工艺发展的顶峰时期,所以说起洛阳三彩,自然要先从唐三彩说起。   唐三彩是继东汉单色釉陶之后发展起来的低温铅釉陶器,因盛产于唐代,其色大多以红、绿、白或黄、绿、白三色为主,故称唐三彩。又因这种陶器首先在洛阳被发现,又被称为洛阳唐三彩。   说起洛阳唐三彩的发现,著名考古学家、洛阳文物收藏学会会长蔡运章心情很复杂,他既为唐三彩的靓丽出土、重见天日而高兴,同时又为唐三彩的保护不力甚至遭到破坏而痛心。   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清政府修筑连接洛阳和开封的洛汴铁路(今陇海铁路前身),铁路要从洛阳北邙山下穿过。洛阳邙山是古墓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自古便有“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之说。随着筑路工人的镐挖锨翻,一座座古代墓葬被挖开,一件件文物重见天日。墓葬里自然有不少金银宝器,一经挖出便被一抢而光。除了那些能引得大批盗墓者和古董商人蜂拥而来、你争我抢的金器、银器、玉器外,比较多的还有两样东西:一是大小不等、风格各异的石碑,二是花花绿绿的或人或物或器皿造型的上了釉的陶器。那些石碑被酷爱金石字画的新安籍国民党爱国将领张钫看到后,高度重视,广为搜求,辟地建斋,妥为保存,和以前收集到的志石汇集在一起,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全国珍藏唐志最集中的“千唐志斋博物馆”。   而那些花花绿绿的陶器(当时称之为“瓦器”),却引不起人的兴趣。直到有一天,它们有幸遇到了两位名满天下的国学大师——罗振玉和王国维,这些陶器才在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