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恩城四小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记录.doc

恩城四小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记录.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恩城四小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记录 辅导时间 2014年 辅导地点 一(5)班课室 辅导教师 吴杏芳 辅导主题 做个勇于担当、分辨是非好坏 活 动 目 的 1.帮助小学生学会如何换位思考2.引导小学生培养自己勇于担当、分辨是非好坏的能力。 活 动 过 程 一.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你们愿意被人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吗?生答:“不愿意!”” .课堂操作。(1)词意接力 教师在黑板上分别在两行处写上好事、坏事。师问:“好事你会做吗?坏事你会做吗?师问:“好事你喜欢做吗?坏事你喜欢做吗?”师问:“你喜欢做的事情有哪些?”,生答:“读书、学习、游戏……”师问:“你不喜欢做的事情有哪些?”,生答:“迟到、挑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师:既然同学们在看待“迟到”这件小事上,都觉的错误可以一犯再犯,是不是老师可以理解为同学们喜欢做这件事情呢?生摇头。 师:既然同学们摇头,那就是说明同学们喜欢做坏事。师问:“破坏同学的物品是不是做坏事的行为?”,生答:“是的!” 师:既然同学们都觉的这样的行为是坏事,并且从多次“迟到”的现象上来看,那同学们肯定就是喜欢迟到喽。回过头来看,前面同学们自己也说过了:“迟到是一件坏事”。所以,是否可以理解为同学们喜欢做坏事喽。生摇头。 小组评议:现在同学们应该明确了一个道理:“凡是小错误重复地犯了许多次,就会使小错误变成一件坏事。而同学们平时都害怕自己会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所以同学们就这个道理讨论一下是否自己站在坏孩子的角度审视一下自己,看看自己身上是否也有着这样活着那样的坏习惯? 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已经开始关注自己身上的问题了,并且开始学会以第二人称“他”的角度来进行换位思考。 “做一会坏孩子”评选活动。小组讨论:如果让同学们选择一件坏事做,你会做 师:既然同学们为了保护自己心爱的物品都能够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那么在面对平时遇到的不良行为时应该熟视无睹还是加以劝告呢?同学们讨论一下,当你做了一件坏事后是否想考虑过别人的感受,或者说假如你曾遭过坏孩子的破坏,你的心情是否很开心呢? 全班交流:选出一名不想体验当坏孩子感觉的同学,让他讲讲自己的内心想法 班别 一(5)班 学生姓名 吴玉华 年龄(岁) 7 性别 女 其它 基本情况或 存在问题 不合群,孤独,害怕参加活动;自卑感强,回避与老师同学。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即使被老师喊到也因紧张而不完整,语言表达能力差。家庭作业经常不能完成。的家离学校比较远,每天乘接送车上下学。她的父亲在外打工,母亲上班,时间精力沟通。 矫 正 措 施 (一)情感沟通 我以真诚的态度与她谈心,进行情感沟通给予她充分的信任,抓住她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帮助她的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付出努力,并用古今中外成功者的事例鼓励她,树立较强的自信心。 (二) 家校合作。 通过家访,开家长会,家长学校讲座等到方式,劝说她的父母和孩子多交流,及时了解她的学习生活情况。三)同学关心 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我改正她的学习习惯方面,还注意发挥集体和伙伴的作用,通过同学的关心与督促,及时提醒她认真完成作业。 恩城四小学生心里健康咨询辅导记录 咨询时间 第15周 咨询 地点 一(5)班课室 辅导 教师 吴杏芳 班别 一(5)班 学生姓名 吴海铭 年龄(岁) 7 性别 男 其它 基本情况或 存在问题 成绩较差,尤其是这学期,成绩逐步下降。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一直昏昏沉沉、无精打采,老是趴在课桌上。不肯写作业,有时干扰同学上课父母分居根本没有心思他,似乎放弃了他。爷爷对他求过于严苛 矫 正 措 施 1、个别谈心:老师经常与其个别谈心,以全面了解其心理状况、问题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2、注意多表扬。赞扬可以对儿童产生奇迹,过多批评则塑造自卑、怯懦的“绵羊”。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使他对学习、对生活、对自身逐渐积累信心。3、与家长沟通与协调。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对家长的教育态度表示理解,同时指出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得不到效果,反而会令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要求家庭多给孩子温暖,共同做好转化工作。指导家庭对策。如定期检查孩子的作业;指导学习,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多抽时间与孩子交流,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