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方言与中国文化第四单元 方言与移民的关系主讲:武汉大学文学院 阮桂君 邮箱: mailto:ruanguijun%40whu.edu.cnrmailto:ruanguijun%40whu.edu.cnuamailto:ruanguijun%40whu.edu.cnnmailto:ruanguijun%40whu.edu.cngmailto:ruanguijun%40whu.edu.cnumailto:ruanguijun%40whu.edu.cnimailto:ruanguijun%40whu.edu.cnjumailto:ruanguijun%40whu.edu.cnnmailto:ruanguijun%40whu.edu.cn@mailto:ruanguijun%40whu.edu.cnwmailto:ruanguijun%40whu.edu.cnhmailto:ruanguijun%40whu.edu.cnumailto:ruanguijun%40whu.edu.cn.mailto:ruanguijun%40whu.edu.cnemailto:ruanguijun%40whu.edu.cndmailto:ruanguijun%40whu.edu.cnumailto:ruanguijun%40whu.edu.cn.mailto:ruanguijun%40whu.edu.cncn方言与中国文化武汉大学 慕课课程导 言方言与中国文化武汉大学 慕课课程在研究文化史的时候,人们往往只是讨论 文化本身的发展,而忽略了创造文化的人、 人的迁徙及其与文化发展的关系。不同类 型的文化从相互隔离进入渗透和交融状态, 其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人口的迁徙,亦 即移民。移民一方面造成文化的传播,另 一方面又使不同地域的文化发生交流,产生新的文化,推动文化向前 发展。所以移民史在文化史上应占有重要的地位。方言与中国文化武汉大学 慕课课程方言演变的两种情况·讲同一种语言的人向不同地区迁徙,在不同的条件下经过发展演变,成 为不同的方言。·说甲地方言的部分居民在某一历史时 期迁移到乙地,久而久之,同一种方 言在甲、乙两个地方演变成不同的方 言。方言与中国文化武汉大学 慕课课程人口的迁徙在促使文化发展的同时,也 使语言发生很大的变化,方言是语言逐 渐分化的结果,而语言的分化往往是从 移民开始的。方言与中国文化武汉大学 慕课课程方言的形成和移民有关系,至少有下述两 种基本情况:一、讲同一种语言的人同时向不同地区迁徙,在不同的条件下经过发展演化,成为不同的方言;二、操甲地方言的部分居民在某一历史时期 迁移到乙地,久而久之,同一种方言在甲、 乙两地演变成两种不同的方言。方言与中国文化武汉大学 慕课课程有的方言形成的历史较为特殊。如闽语的 主要渊源应该是东汉末三国时期的吴语, 因为福建的汉人主要是这一时期开始从江 浙一带迁入的。他们带来的这一时期的吴 语与当地闽越族语言经过交融后,逐渐形 成与今日吴语大不相同的闽语。所以很显然,移民史可以用来解释方言的部分 成因,反过来方言现象也可以为移民史提供佐 证,两者的关系极其密切,抽象地说两者之间 有些类似函数关系,亦即移民形式的变化必然 引起方言类型的变化。方言与中国文化武汉大学 慕课课程具体而言,对方言和移民的关系可以从两 个角度进行分析:移民特征和方言演化的关系移民方式和方言地理类型的关系方言与中国文化武汉大学 慕课课程?一移民特征和方言演化的关系移民原居地移民数量的多少移民关系迁徙时间的长短移民新居地迁徙距离的远近方言演变移民方言土著方言移民方言取代土著方言如果外地移民在人数上大大超过土著,并且又 占有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同时迁徙时间集 中,那么移民所带来的方言就有可能取代土著 的方言。最典型的例子是西晋永嘉前宁镇地区 是属于纯粹的吴语区。流传至今的南朝乐府民歌中有一类题名 为“吴声歌曲”,“吴声”是“吴语方 音”的意思,吴声歌曲是当时用吴方言 传唱的民间歌谣。《吴声歌曲》里保存 了一个典型的吴语词汇“侬”。《晋书·乐志》:“自永嘉渡江之后,下及梁、陈,咸都 建业,吴声歌曲起于此也”。《晋书·乐志》:“吴歌杂曲,并出江南。东晋已来稍有 增广。”可见吴声歌曲产生于建业(今南京)一 带。至于它产生的年代,东晋以前已经 产生,东晋以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流 传。民间的吴歌应该是很早就有的。《世说新语·排调篇》:“晋武帝问孙皓,闻南人好作尔汝歌,颇能 为不?皓正饭酒,因举觞劝帝而言日:‘昔 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 寿万春。’帝悔之。”孙皓是降臣,晋武帝这样跟他开玩笑,颇为不妥晋武帝时已流传到北方上层阶级, 可见起源还要早得多。所以在永 嘉丧乱之前宁镇地区使用吴方言, 是没有疑问的。但是在永嘉丧乱之后,大批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