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集体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心理调节 许卓娅浅析.doc

幼儿园集体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心理调节 许卓娅浅析.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幼儿园集体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心理调节 许卓娅浅析

幼儿园集体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心理调节 许卓娅 幼儿园集体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心理调节(许卓娅) 2011年04月27日   天使和声   喜欢一个叫“天使的和声”网站,可惜再也找不到了,是纪念。 幼儿园集体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心理调节(许卓娅)   教育名家许卓娅2011-04-27 09:50:58阅读0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本章分析了幼儿、教师、材料、程序和方法、时间及空间因素对幼儿园集体音乐教学活动成效的影响以及通过这些因素进行心理调节的可能性。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在幼儿园音乐活动设计与领导的具体过程中实施心理调节的基本理论、基本要素和基本方法。   第一节 心理调节的基本理论   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经常碰到的困难之一是,就是觉得自己无法把握幼儿的情绪。幼儿要么表现为过于兴奋,不听指挥,游离于教学活动之外,或者制造出一种新的兴奋中心,如一人喊叫、跺脚、跳跃、跌倒或者推搡他人,许多人立即跟着模仿,或制造出各种人际矛盾,如故意争抢座位,故意挑逗、激怒他人等;要么表现为过于委靡,反应冷漠,表情麻木机械,被动的应付教师的要求,或打哈欠、伸懒腰,玩弄衣角、手帕、鞋袜或头发等,或心神不宁、东张西望;要么表现为紧张、焦虑,拒绝加入集体活动,部分小年龄的幼儿甚至会哭闹等。无论以上哪种情况出现,都会不同程度的使教师感到失望、沮丧、紧张、压抑、烦躁甚至愤怒,进而丧失行动的热情乃至继续认真完成教学活动程序的愿望。这种情况若连续出现,长期不能得到改善,就不但会导致幼儿厌恶音乐学习,惧怕音乐活动,憎恨教师,而且也会在心灵深处逐渐积累起一种对幼儿、对音乐教学活动甚至对教育工作的消极情感。   过去,人们一般习惯于把这种消极现象归咎于教师个人的素质或能力,如情感素质、教学组织能力、教学机智等,而同时又认为这些素质或能力中具有某种先天的、神秘的、不可言传的成分。现在,我们从科学教育的角度把这些问题提升到心理问题及其调节规律的高度来研究,研究成果就有可能更有效的帮助缺少经验的教师解决上述问题。   研究幼儿学习活动的心理机制或心理规律,可以有许多角度。在这里我们想要首先提出讨论的是高级神经活动基本规律的问题。   人的高级神经活动所需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大脑的“最佳唤醒状态”,或称“适宜唤醒状态”。使大脑处于“适宜唤醒状态”的的条件是兴奋集中于与现实活动关系最密切的脑区;同时,与现实活动无关或关系疏远的脑区则处于相对抑制的状态。这时,活动中的个人会注意集中,精神焕发,头脑清醒,思维敏捷,动作迅速而准确。相反,如果人脑处于“不适宜唤醒状态”时,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就会发生紊乱。其结果,要么是兴奋从与活动有关或关系密切的脑区向其他周边甚至周边以外的脑区扩散,造成人的情绪和行为失调或失控;要么兴奋引起有关脑区或关系密切脑区的抑制,造成人的情绪低落和缺乏行动动力。   根据以上理论,我们可以把音乐教育活动过程中幼儿的不理想反应看成是由“不适宜的唤醒状态”引起的的不适宜的心理反应的外在表现。因此,“不适宜的唤醒状态”又可称为“不适宜的心理唤醒”。   所谓“不适宜的心理唤醒”,即唤醒程度过高或过低。根据对人的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研究的结果,我们现已得知了这样一条基本规律:无论唤醒程度过高或过低,兴奋和抑制都趋向于扩散。因此,在不适宜唤醒的状态下,幼儿都不可能集中注意的观察、体验、思考或表达,也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学习。也就是说,只有在“适宜唤醒”的条件下,教师所期望的最佳学习反应状态才可能出现。   第二节 心理调节的基本要素   “心理唤醒”是个体的心理活动与环境刺激相互作用的产物。在音乐教育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心理反应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心理唤醒过程。这是因为,一方面,活动中的幼儿个体心理所面对的是一个由各种外部因素相互作用之后而构成的刺激场,而外部刺激作为一个整体,它所面对的也是一个由幼儿个体心理诸因素相互作用之后而构成的受纳场。另一方面,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流动、不断变化的过程。尽管如此,为了弄清音乐教育活动过程中“心理唤醒”的规律,我们只能尝试将有关过程所含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暂时加以简单化,以便能够从中理清、分析出一些基本的、规律性的线索来。   在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活动过程中,影响“心理唤醒”的因素主要有:幼儿因素、教师因素、材料因素、程序与方法因素、时间与空间因素等五大方面。   一、幼儿因素   幼儿因素又可分为:幼儿的即时因素与长时因素。幼儿的即时因素是指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即时需要。幼儿的长时因素是指产生上述即时需要的生理、心理基础。   幼儿的即时需要包括:探究的需要、创新的需要、对秩序的需要、参与的需要、被接纳的需要。   幼儿的探究需要表现为:幼儿面对音乐

文档评论(0)

bod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