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相声小品创作面面谈浅析
混搭(漫画) 李建华作
力避技术对艺术的伤害(文论天地)
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 吴文科
现代传媒对于观赏性的过度强调,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技术审美”的极度泛滥,给轻视艺术性和淡化思想性的创
1
作偏误提供了理论口实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众传媒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日益强大,现代传媒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也以更加深刻的方式延展至物质和精神的各个层面。比如艺术创作,作为人们审美地把握生活的精神劳动,对于现代传媒
2
的借重和依托,甚至走向了因过度依赖而受制于媒介的局面。艺术的审美趋向,也由主要是对思想内涵的追求,逐渐转向更重形式技巧的追求。尽管科技与传媒的结合衍生出诸如摄影、电视剧和动漫等等新兴的艺术创造样式以及电视晚会等全新的艺术
3
承载方式,极大地丰富着艺术的创造承载手段与传播影响能力。但是环顾当下的艺术创作和媒体传播,由大众传媒强势介入引起的“技术审美”偏向,正像一柄无处不在的双刃剑,在极大地撬动和助推着艺术创作进步的同时,也严重地影响着艺术创作
4
的健康开展与持续繁荣。创作如何避免因过度借重或滥用科技而形成“技术审美”偏颇,便成为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所谓艺术创作领域的“媒体霸权”,指的是艺术在与电视媒体结合的过程中对于媒体的过度趋附和媒体对于艺术的强
5
求,或者干脆是指艺术对于电视媒体的无原则投靠和媒体对于艺术的破坏性改造。而所谓“技术审美”,正是这种不平等的合作过程中所形成的种种以传媒需求代替艺术追求的技术主义操作规程及其评价标准,包括因此带来的对于艺术创作的种种误导
6
、限制、冲击乃至异化。
仅以电视媒体对于传统表演艺术的影响为例,就有诸如限制时长和篇幅、规定情境与效果、扭曲节奏与过程、固化风格与类型等等方面。具体如相声和电视的结合,就存在着一个节目的篇幅和时长一般不能超过12分
7
钟,每一到两分钟必须要有一个能够逗笑观众的响“包袱”之类的要求与规定。而到了像央视春晚这样的特殊舞台,则更是在时间与节奏的要求上细化到以秒计算,而忽视表演者与现场观众展开审美交流时可能产生的节奏调整。其结果是,一定情境里
8
的规定程式,导致表演者不再是能动性很强的艺术家,更像是电视编导手中的木偶,或者当众背书的小学生。审美情境的僵化设定,极大地破坏着艺术表演的创造灵性。更为可悲的是,有些电视编导要求相声演员在电视里说相声时,为了照顾电视艺术
9
视听结合的传播特点,有意增加表情动作,以致动作性的辅助表演元素无限扩张,而语言性的主体表演特质相应弱化。其后果是,原本主要是靠语言叙述来完成的曲艺表演,逐渐异化为依靠舞台动作支撑的戏剧小品。个别相声节目被时而标注为相声又
10
时而标注为小品的混乱现状,以及许多相声演员不常说相声却热衷于演小品的客观实际,正是这种变异的典型表现。至于将“说学逗唱”作为相声艺术基本表现手段的传统说法,“创新”地表达为“说学逗唱演”,也属这种异化的表现之一。对于相声
11
而言,“说学逗唱”就是“表演”,不需另要加上一个“演”字。而将相声的基本艺术手段增加一个“演”字,无非是强调辅助相声说表的“表情动作”。可对相声的表演来说,虽然不排除表情与动作的有机辅助,但其听觉审美的主要特质,决定了“
12
表情动作”永远居于次要地位,不能与“说学逗唱”相提并论。换言之,在广播电台里听相声,没有“表情动作”的辅助完全可以完成审美创造,不仅无损接受效果,甚至还会引发听觉联想;而如果没有了“说学逗唱”,则万万不能称其为相声,道理
13
就在于此。
当然,由电视媒体“霸权”引起的“技术审美”偏向及其连带形成的负面影响远不止于此,涉及的领域和方面也非常之多。但不管其直接与间接的表现形态究竟如何,有一点却是一致的,那就是惟电视媒体的需求马首是瞻,很少尊
14
重和兼顾艺术生产的自身规律。概括说来,其影响还包括以胡编乱造代替深入生活,用解构经典和破坏传统亵渎英雄并消解崇高;题材内容上迷恋宫廷、戏说历史、渲染谍影、专注武侠、垂青商战;人物塑造上多帝王将相和才子佳人,少平民百姓与普
15
通英雄;主题立意上追逐欢乐,回避悲苦,艳羡富豪,无视贫贱,少道义担当和关爱悲悯;艺术呈现上重外在技巧,轻内在本质,不向内心深处开掘,只在神经末梢搔挠;重声光电营造,轻真善美表达;审美趋向上以娱乐冲淡思想,近轻松而远沉重,
16
用性感置换美感,重热闹不讲门道;资金投入上用制作替代创作,厚舞台而薄角色;价值评判上以票房、收视率和点击率取代心灵感动、形象塑造与深刻思考,以看点、笑点和卖点遮蔽焦点、难点与观点,只顾吸引眼球,不在乎世道人心。
造
17
成电视媒体“霸权”时代“技术审美”偏向及其负面影响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根本的因由,是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主导了艺术创作。只注重电视媒体本身的传播效益,不尊重传播对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