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讲课稿精选.ppt

  1. 1、本文档共9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讲课稿精选

监测点布设 地表水质量监测布点一览表 编号 监测点位置 监测目的 监测项目 DB1 古城村东 了解泗河上游水质 CODcr、BOD5、SS、SO42-、NO2-和氨氮 DB2 古城煤矿工业广场东 了解工业广场附近泗河水质 DB3 玻璃厂东南 了解泗河下游水质 DB4 依仁村北 了解沂河水质 地下水质量监测布点一览表 编号 监测点 设置目的 监测项目 DX1 田家村 了解古城煤矿对矿区内地下水的影响 SS、SO42-、NO2-、氨氮和pH值、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 DX2 尹家村 DX3 单家村 DX4 马家村 DX5 古柳村 DX6 河头村 *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部署图 镶图:可以根据需要对防治区内的主要工程部署、防治工程措施与手段等插入放大比例尺的专门性镶图。 镶表:用镶表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加以说明,包括分区名称、编号、分布、面积;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类型和影响程度、防治措施、手段、进度安排。 * 典型实例分析—铁矿 一扩建矿山,生产规模为每年20万t,服务年限为17年。矿区总面积为0.3198km2,开采深度+100--200m标高,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采矿方法为浅孔留矿法。 矿区处于鲁南山区与苏北平原过渡地带,为高度较小、坡度平缓的丘陵区,坡度一般在15°之上,地面标高80-106m,地势总体为西南高、东北低。 民采形成的4个露天坑,深15-35m,采坑边坡角60°-84°,边坡岩石易发生崩(滑)塌地质灾害。 * 矿山地质环境现状 矿山建设现占用土地资源8.15公顷。其中,4个露天采场占用土地资源7.18公顷(71791.2m2),1个废石堆场占地0.68公顷6796.9m2,工业广场占用土地资源0.30公顷(2961.0m2)。 民采形成的4个露天坑,长147.9-495.4m,宽度21.9-83.7m,深15~35m,采坑边坡角60°~84°,面积6027.5 -30240.5 m2。 浅部民采露天坑进行残采和整理,露天采坑的涌水量一般为30~50m3/d,地下水最大降低值约为30m,地下水降落漏斗面积约0.5km2。 矿山未建选矿厂,产品为铁矿石原矿。 废石堆 工业广场及竖井 * 主体工程:(1)废弃采石坑充填。充填物来源:废石3.06万m3 ,远远不能满足71.55万m3的需求量,剩余部分外购尾矿充填。 (2)采空区充填。矿山形成的采空区体积为111.38万m3。采空区可采用胶结充填法和干式充填法进行充填。 (3) 闭坑治理。包括对运输与回风巷道、竖井井筒的充填、竖井井口的封闭及工业广场的复垦。 * 矿山环境监测方案 监测点的布设原则 监测点的布设应具有代表性,重点突出,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佳的监测效果。 根据矿山生产可能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结合防治目标、措施、监测点布设原则,确定地下水动态监测的对象为矿坑涌水量,监测点设立在东主井排水口,监测的内容为矿坑涌水量、矿坑水水质及水温(见附图3)。 2、监测内容和频率 (1)监测内容 定期测量矿坑涌水量、水温,采集水样送实验室分析。简分析的分析项目为K+、Na+、Ca2+、Mg2+、NH4+、CI-、SO42-、HCO3-、CO3-、NO3-和总硬度、永久硬度、耗氧量、矿化度、PH值等;全分析在简分析测试项目的基础上,增加Mn、CN、Hg、Pb、Cu、Zn、Cr、P、F和硫化物等。 (2)监测频率 矿坑涌水量、水温观测频率不低于每月1次,每2个月取1组水样进行简分析,每年在丰水期和枯水期分别取1组水样进行全分析。 (3)技术要求 ①根据矿坑实际涌水量的大小,采用相应的观测方法,并注意测量方法的连续性。 ②地下水监测的方法和精度满足《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01)的要求。 (缺乏地下水监测) * 崩(滑)塌点监测 1、崩(滑)塌地质灾害监测点的布设位置及数量 矿区露天采坑边坡较陡,存在发生崩(滑)塌地质灾害的地质环境条件,为保证残采工作人员及采坑周边居民的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在CK1、 CK2、 CK3号露天采坑边坡顶部布设13个崩塌监测点),矿山残采时,监测点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重点为裂隙发育地段。 2、监测内容和频率 (1)监测内容 崩(滑)塌监测点的监测工作以巡查为主,当边坡出现开裂时,应采用伸缩仪、位错计或千分卡直接量测,分析其变化情况,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采取措施。 (2)监测频率 崩(滑)塌监测每10天观测1次;雨季及发现变形异常时须加密观测,加密观测频率为每5天不少于1次。 3、工作量 崩(滑)塌监测点观测时间按10年计算,预计工作量为5200点.次。 * 典型实例分析—金矿 一新建矿山,采用地下开采,设计生产能力为3.30万t/a,为小型矿山。 矿区属低缓丘陵区

文档评论(0)

alla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