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饮茶法发展史
中国饮茶法发展史
集美大学轮机工程学院轮机工程专业0912班
摘要:中国的饮茶法共有二大类四小类,二大类是煮茶法和泡茶法。中国茶叶冲瀹技法经历了由粗到精、由精入微、又复归于自然的一个过程。因为茶文化的种子还在,因为茶道的精神还在,因为真正的煎茶法还在——在浩瀚的茶文化历史典籍里,在历代茶人淡泊宁静的心里,在这块饱受蹂躏而又生生不息的土地上,只要我们能静下心来,用心去倾听、体悟、感受、总结、实践,中国茶文化、中国茶道及饮茶法就能归复。
关键词:煎茶法,煮茶法,点茶法,泡茶法
前言:因为很多人对中国茶道、茶文化不太了解,现代的年轻人更是对碳酸饮料情有独钟,中国的茶风和茶道艺术逐渐湮没。种种现状令人担忧,我希望通过对《中国饮茶法发展史》这一专题的综述可以让更多人了解中国饮茶法发展史,给中国茶文化、中国茶道及饮茶法的归复带来一点点希望。
1.1 唐以前都属于粗放式煮饮法,即煮茶法。唐皮日休《茶中杂咏》序说:“自周以降及于国朝茶事,竟陵子陆季疵言之详矣。然季疵以前称茗饮者,必浑以烹之,与夫瀹蔬而啜者无异也。”茗粥即是用茶树生叶煮成羹汤。汉魏六朝的饮茶法,诚如皮日休所言,“浑而烹之”,煮成浓厚的羹汤而饮。那时还没有专门的煮茶、饮茶器具,往往是在鼎、釜中煮茶,用食碗饮茶。汉魏六朝时期的饮茶是煮茶法,以茶入鼎、釜而煮,盛到碗内饮用。
1.2 隋唐时期饮茶法 中国饮茶至中唐始普及。隋朝短暂,茶事记载很少。唐朝茶以团饼为主,也有少量粗茶、散茶和米茶。隋唐时期的饮茶除沿续汉魏南北朝的煮茶法外,又有阉茶法和煎茶法。 1.2.1 阉茶法 陆羽在《茶经》里总结说:“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乃斫、乃熬、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阉茶。”《茶经·七之事》引:“《广雅》云‘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这。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桔子佐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这段文字是说:在川东鄂西交界一带地方,采叶制成饼茶,叶老的,则要用米汤处理方能做成茶饼。想饮茶时,先烤茶饼至赤色,再捣末设入瓷器中,用葱、姜、桔子作佐料,加入沸水浇泡。喝了可以醒酒,使人不想睡觉。如前所考,这种以沸水冲泡茶的泡茶法起始不会早于隋代,约在隋唐间。 《茶经·六之饮》又载:“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乃斫、乃熬、乃炀、乃春、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活焉,谓之阉茶。”这段文字是说,所饮茶有粗、散、末、饼四类。粗茶要切碎,散茶,末茶入釜炒熬、烤干,饼茶春捣成茶末。无论饮哪种茶,都是将茶投入瓶子和缶(一种细口大腹的瓦器)之中,灌入沸水浸泡,此称为“阉茶”。1.2.2 煎茶法 在汉语中,煎、煮义近,往往通用。本文所称的“煎茶法”特指陆羽所创的一种煮茶法,为了区别于汉魏南北朝的煮茶法故名“煎茶法”。其与煮茶法的主要区别有二,其一煎茶法入汤之茶一般是茶末,而煮茶法用散、末皆可;其二煎茶法汤于一沸投茶,并加以环搅,三沸则止,而煮茶法茶投冷、热水皆可,须经较长时间的煮熬。 据《茶经》,煎茶法的程序有:备器、炙茶、碾罗、择水、取水、候汤、煎茶、酌茶、啜饮。煎茶法在中晚唐很流行,唐诗中写“煎茶”的有许多者。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有“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僧皎然《对陆迅饮天目山茶因寄元居士晟》诗有“文火香偏胜,寒泉味转嘉。投铛涌味,著碗聚生花。”白居易《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有“白瓷瓯甚洁,红炉炭方炽。沫下曲尘香,花浮鱼眼沸。”又《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诗有“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有“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李群玉《龙山人惠石禀方及团茶》诗有“碾成黄金粉,轻嫩如松花。”“滩声起鱼眼,满鼎漂清霞”。 1.2.3煮茶法《茶经·七之事》载:“或用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此说有的地方人们饮茶,用葱、姜、枣、桔皮等佐料与茶和在一起充分煮沸,或者扬汤使之更加沸腾以求汤滑,或者煮去汤表面的浮沫。陆羽认为这种在茶中加入多佐料,煮之百沸,以求怕滑、沫去的煮茶法煮出的茶汤,好比倒在沟里的废水。煮茶法虽受到陆羽的批评,但这一传统的饮茶法绵延不绝。中唐李繁《邺侯家传》记:“皇孙奉节王煎加酥椒之类,求泌作诗,泌日:旋沫翻成碧玉池,添酥散作琉璃眼。奉节王即德宗也。唐德宗煮茶加酥椒等。晚唐樊绰《蛮书》记:“茶出银生成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蒙舍(今云南巍山、南涧县一带)人以椒、姜、桂和茶煮而饮之。总之,隋唐时期,泡茶法新起,举凡粗、散、末、饼茶皆可泡饮,有加葱、姜等佐料的,也有不加佐料的。煮茶法仍然存在,往往加姜、桂、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牡丹组培实验设计规划.doc
- 淹制用日晒盐项目商业计划书(2013年融资成功案例范文)-协助企业融资-投资专家免费咨询.pdf
- 创业难,创业难.doc
- 高中数学必修1、4试题 (每份都有答案喔!).doc
- 过度护肤等于毁容 正常护肤只需3步.doc
- 今天看恒大登顶- 高洪波-不能让恒大在西安庆祝.doc
- 对于高效课堂教学的反思.doc
- 战略联盟中的第三方物流成员关系管理研究.doc
- 电脑单绞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13年发改委评审方案设计)-专家免费咨询.pdf
- PPT美食一条街.ppt
- “品质购物,众筹助力” 精品超市众筹商业计划书.docx
- 2-氯5-氯甲基吡啶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全球及中国水利信息化软件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docx
- 2025年广东省云浮市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附答案(a卷).docx
- “共享 + 定制,个性服务” 定制化共享商业计划书.docx
- 2025年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答案(各地真题).docx
- 2025年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各地真题).docx
- 2025年3D玻璃市场需求分析.docx
- 2024年全球及中国专变采集终端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docx
- 项目活动实施方案.docx
最近下载
- 2022山东能源集团中级人才库选拔上岸笔试历年难、易错点考题附带参考答案与详解.docx
- 统编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珍惜青春时光》每课时探究训练(含答案)汇编(含六套题).docx VIP
- 必威体育精装版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习作《故事新编》精品课件PPT.ppt VIP
- 食品安全自查、从业人员健康管理、进货查验记录、食品.docx VIP
- 大模型推理加速的优化实践-2024全球机器学习技术大会.pdf
- GB50858-2013 园林绿化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docx
- 三亚太阳湾柏悦酒店宴会服务研究.docx
- 钢结构工程计量与计价培训资料.pptx VIP
- 中国普通流通纪念币完整目录(127枚)(1984年-2023年).pdf VIP
- 2025年科级领导干部任前廉政法规知识考试题(附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