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研究文献综述.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区域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研究文献综述

引言:农村信息化是国家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农村信息化既是国家信息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我国农村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农村信息化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民信息素养和整体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信息消费水平既是农村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水平的重要体现。随着收入的不断增长,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居民信息消费比重呈上升趋势。而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稳步推进与“家电下乡”政策的实施也促使农民的消费结构逐步优化,使其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改变。信息消费正逐渐成为农村居民的消费热点。 关键词:农村信息化,农村居民,信息消费 张鹏在《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比较分析》[1]_文中,在弗里德曼持久收入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回归方程,得出我国居民的信息消费函数模型。通过对城市和农村居民家庭收入和信息消费支出等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我国城镇居民信息消费边际倾向大于农村居民信息消费边际倾向的结果。并指出我国现阶段应优先在城镇培育信息消费。 戎素云在《充分认识我国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协调发展的重要性》【2】一文中认为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差距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信息消费水平的差距;信息消费结构的差距;信息消费条件的差距。并提出缩小城乡消费差距、促进城乡信息消费协调的对策:政府应增加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加强对农村居民的消费教育和引导。 韦春伊、赵静、王玉平在《西部农村群体信息消费能力现状与引导》【3】中,从信息消费意愿、倾向、行为及信息装备四方面分析西部农村群体的信息消费能力现状。将其农村信息消费能力弱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四点:人均纯收入低;教育落后;政府物资投入与信息服务脱节;信息服务主体不成熟。提出了区域信息共享机制引导农村群体信息消费。 朱信凯的《基于消费函数理论的农村市场政策分析》【4】一文从西方消费函数理论入手,将其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几种消费函数理论分别应用于对当前我国农村消费市场的分析。包括基于绝对收入理论的分析;基于相对收入理论的分析;基于持久收入、总收入及消费决策理论的分析。在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的基础之上,从多个角度探讨启动我国农村消费市场的政策选择,对农村信息消费市场的研究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朱红在《信息消费水平测度方法研究》[5]文中指出信息消费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的活动,主要包括信息消费主体(信息消费者)、信息消费客体(信息产品及服务)、信息消费保障因素(信息市场、信息消费政策、法律、法规)等因素。文章研究了三方面活动7的水平测度方法。如表1.1所示。 其中,信息消费的主体测度方法为消费序列测度方法和得分系统测度方法。消费序列测度方法通过消费购买信息产品与服务的顺序来判断消费者对信息产品的偏好。得分系统测度方法则是通过建立信息消费偏好系统,再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得出信息消费者偏好。在信息消费者偏好系统中共有三个影响因素:消费者因素(子影响因素:收入、素质、习惯、经验、态度)、信息产品因素(子影响因素:价格、质保、广告、有效性)、信息环境因素(子影响因素:设备、生产者、权益保护、付费方式)。 胡琪君在《我国信息消费力指标体系构建》[6一文对信息消费力的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文章认为,信息消费是消费者在一定得信息消费环境下为了满足和提高自己在文化、精神等方面的需要而对信息商品和服务进行消费的能力。信息消费力实质上就是信息消费主体、信息消费客体、信息消费环境这三者的有机结合。接着文章从信息消费主体需求水平的指标、信息消费客体供给水平的指标、信息消费环境水平的指标和信息消费质量水平的指标等四个方面来构建信息消费力的指标体系。 农村居民信息消费概况: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国家对农村信息化的关注,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正随着收入的增长及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而不断升级,逐步从传统的生存型消费向发展消费转变。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信息消费迅速增长,增幅明显高于家庭收入和消费性支出的增幅,消费结构得到明显优化。在国家统计年鉴中,信息消费的范围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国内大多数学者都将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三项支出之和作为信息消费额。 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主体特征包括:信息消费偏好与需求;信息支付能力;网络外部性明显;从众心理主导消费行为。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客体特征包括:巨大的“沉没成本’’;信息商品的差异性;信息商品价格;信息服务体系。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外部环境分析包括:市场环境;政策、法律环境;局部环境。 参考文献 【1张鹏.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比较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1(06):25.28. 【2戎素云.充分认识我国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协调发展的重要性【J】.流通论坛,2004(07):12-13. 【3韦春伊,赵静,王玉平.西部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