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学]08第十二章滑动轴承
第十二章 滑 动 轴 承 §12—7 液体动力润滑径向滑动轴承设计计算 小 结: 1.滑动轴承的结构及分类 2.轴瓦( 轴承衬)的材料和结构 3. 非全液体滑动轴承的设计(失效形式、设计准则) 4.流体动力润滑的形成原理条件 5 动压轴承的承载原理和形成过程 任何截面处h=h0, =0 ,不能产生高于出口、入口处的 油压→不能承载。 进口小、出口大,油压p低于出口、入口压力(负压) →不能承载,相反使两表面相吸。 ※若二板平行: v ※若二滑动表面为扩散形: v 液体动压润滑形成的必要条件:P290 1、相对滑动的两表面之间必须形成收敛的楔形间隙 2、两表面有一定相对滑动速度v,油从大口流进, 小口流出。 3、润滑油有一定粘度η,供油应充分 二 径向滑动轴承形成流体动力润滑的过程 起动前阶段 起动阶段 液体润滑阶段 三、 径向滑动轴承的几何关系 ⑴直径、半径间隙:△=D-d,δ=R-r= △/2 ⑵相对间隙:ψ= △/d= δ/r, δ=ψr ⑶偏心距与偏心率: e=OO1, =e/δ ⑷最小油膜厚度: hmin=δ-e= δ(1 - ) =rψ (1 - ) 四、径向滑动轴承工作能力计算简介 基本思路: 建立极坐标→积分→某点的压力 →积分→单位宽度上油膜的承载 能力→积分→油膜的总承载能力 取O为极点,连心线OO1为极轴, 对于任意角 的油膜厚度为h, 将 代入雷诺方程: 1轴承的承载量计算及承载量系数 极坐标形式的雷诺方程: 积分得任意位置的压力: 压力在外载荷方向的分量; 轴承单位宽度上的油膜承载力: 油膜总承载力: 考虑断泄:在 角和距轴承中线z处的油膜压力: 承载量系数Cp 结果: B—轴承宽度 d—轴承直径 ω—轴承角速度 η—油的粘度 C′—与B/d和 有关的系数 表12—6 3轴承的热平衡计算 轴承产生的热量Q = 油流动带走热量Q1 + 轴承散发热量Q2 目的:控制油温,避免粘度降低 Rz1 、Rz2 —轴颈、轴承孔表面粗造度十点高度 S——安全系数 S≥2 1 热平衡条件: hmin越小,则 越大,F越大。但加工精度有限, hmin应比误差大,即 2 最小油膜厚度hmin 两种情况: ti >35~40℃ 容易达到热平衡,可降低tm ,增大粗造度 ti <35~40℃ 不易达到热平衡,可加大间隙,降低粗造度 2 温升 3 校核进口油温ti c —比热容 见附录 ρ—密度 αs—传热系数 f—摩擦系数 —耗油量系数 tm——给定的平均温度 tm =50~75℃ 五 参数选择 1 宽径比 B/d=0.3~1.5 高速重载取小值 低速重载取大值 轻载取小值 估算需要的粘度: B/d ↑承载能力↑,但端泄↓,△t ↑ B/d↓ 端泄↑,△t↓ 但承载能力↓ 2 相对间隙ψ 3 粘度η ψ过小,油膜厚度过小,会出现: ψ增大时,温升会降低,但承载能力、回转精度也会降低. 按转速取的经验公式: 设计计算步骤 计算Cp查得: → 选B/d值→ 选材料→ 验算p、pv、v→ 估算η′→ 选油牌号→ 估算ψ→ 验算hmin→ 计算△t → 验算ti * 本章重点:非液体润滑轴承的设计方法 液体动压润滑基本原理 金属表面间的滑动摩擦种类: 1、干摩擦:两摩擦面间无外加润滑剂或保护膜 → 固体表面直接接触→摩擦、磨损大 2、液体摩擦:两摩擦表面被一层流体隔开,摩擦性质取决于流体内部分子间粘性阻力—摩擦系数很小,几乎无磨损产生。 3、边界摩擦:两摩擦面被吸附在金属表面的很簿的边界膜隔开,摩擦性质不取决于流体粘性,而与边界膜和表面的吸附性质有关。--因膜很薄,仍有磨损。 4、混合摩擦:实际中较多的摩擦副表面是处于干摩擦、边界摩擦和流体摩擦的混合状态,故称为混合摩擦。--摩擦系数比边界摩擦小得多,但仍有磨损 §12-1 概 述 流体摩擦(流体润滑) 两摩擦面完全由液体隔开的摩擦 油膜:静压油膜、动压油膜 流体动力润滑:两个作相对运动物体的摩擦表面,借助于相对速度而产生的粘性流体膜将两表面完全分开,由流体膜产生的压力来平衡外载,称为流体动力润滑。 流体静力润滑:靠液压泵将加压后的流体送入两摩擦表面之间,由流体静压力来平衡外载,称为流体静力润滑。 实现条件: 1)两摩擦表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