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现状及提升路径.docVIP

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现状及提升路径.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现状及提升路径

湖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现状及提升路径 城镇化的主体是谁?城镇化的方式是什么?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有哪些?……湖北省两会上,围绕着城镇化的话题,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建议地方政府打破与城镇化发展不相适应的制度瓶颈,释放制度红利以推进湖北新型城镇化建设。 湖北省省长王国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湖北省城镇化率已达到53.5%,开始进入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时代。在卢斌代表看来,当前湖北省尚处于城市型社会的初级阶段,在经过以工业、投资主导的城镇化建设初始阶段后,应该逐步过渡到以消费为支撑的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应该从制度上保障核心经济要素的城乡流动,让城镇化成为“城市与农村的大合唱”。 一、推进城镇化是实现湖北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湖北城镇化的理论分析) 在 《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中指出,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实现湖北省“十二五”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这是因为,推进城镇化是实现湖北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推动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的发展必须依赖于需求、投资及出口三驾马车的拉动,但需求的拉动是其根本,若需求不足,经济便会缺乏内在动力。我国的经济包括湖北在内目前处于买方市场,有效需求的不足,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增长。扩大需求是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推进城镇化发展,有利于大批农民进入城市,变农民消费为市民消费。同时,城镇化的发展能够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通过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使农村潜在的消费需求变为现实的有效需求。 城镇人口的增加,可以带来城镇包括交通、供水、供电、通信、文化娱乐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等多方面投资需求等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可以拉动建筑业、建材业、运输业等的增长,扩大生产消费需求。 城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重于发展服务业,且相互促进。城镇化的发展不仅能够推动以教育、医疗、社保、就业等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服务发展,也能够推动以商贸、餐饮、旅游等为主要内容的消费型服务业和以金融、保险、物流等为主要内容的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同时,服务业也可以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是解决和扩大劳动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消化城镇化带来的大量富余劳动力,从而进一步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所以,城镇化将成为扩大内需的巨大动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湖北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将进一步发挥城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提高全省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尤其在当前,湖北省建设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城镇化进程,对湖北省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城镇化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的城镇化水平有了较大发展,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不到20%上升为2008年的45.2%,位居全国十五位,在中部六省中位居第一,但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湖北城镇化发展仍具有较大潜力。湖北省城镇化发展具有以下的特点: 湖北省的城市首位度为3.79,大于正常值2,武汉市“一城独大”,宜昌市和襄樊市这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区域辐射力不够,从而也导致了湖北省城镇化的空间不均衡性。一是我省城镇空间布局不尽合理。东密西疏特点十分明显,城镇主要沿交通干线或长江汉水集聚,东部城镇数量多、密度高、规模大,而西部城镇少,规模小。二是大中小城市与城镇的布局不够合理。缺乏梯次推进的发展格局,制约了城市的协调稳健发展。三是二级城市规模偏小。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比较,我省二级城市的规模偏小,市区非农业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几乎没有(襄樊90万、宜昌70万),而江苏有5个,山东有4个,广东有5个。县城以下城镇人口总数为828万人,占全省城镇人口比重为30%。 中心市区周围缺乏城市群的支撑,这也是武汉区位优势突出而经济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湖北省平原地区和西部山区城镇布局松散,小城镇体系层次不分明。我省城镇数量在全国位居前列,但大中城市数量少,小城镇数量多,发展质量不高。除武汉市外,其它城市人口均未达到100万。县城规模一般在10万人左右,建制镇平均人口不到一万人,其中规模效益较差的小城市和小城镇比重超过了40%。城镇规模过小,使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设施因配置成本高而难以配置,导致城镇化质量不高。 2000年后我省人口外迁规模急剧扩大,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之差(即净流出人口)由2001年的298.7万人增至2010年的462万人。究其原因:一是工业化推进速度不快,产业发展对城镇化的带动作用有限。从2001年到2010年的10年中,湖北工业占全省GDP的比重仅提高了8.5个百分点,城镇化率仅提高了6.2个百分点;二是湖北的优势制造业属非劳动密集型产业,客观上造成了吸纳就业能力偏弱的现状,导致本省就业岗位提供不足。从20

文档评论(0)

技术支持工程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仪器公司技术支持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