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区工作实务与管理社区
(三)社区人口迁移 1.概念、类型和测量 (1)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在地理位置上的变更。又称为人口的机械变动。 从狭义上讲,人口迁移就是改变常住地点;从广义上讲,人口迁移既包括改变常住地点,也包括不改变常住地点的临时性移动。 四、社区人口分布与变迁 (2)类型: 区内人口迁移——区际人口迁移 永久性迁移——非永久性迁移 农村人口迁移——城市人口迁移 自愿性迁移——强制性迁移——有计划的人口迁移 政治性人口迁移——经济性人口迁移——社会性人口迁移 (3)人口迁移的测量 绝对指标:迁出/迁入人口数、总迁移人口... 相对指标:迁入率、迁出率... 四、社区人口分布与变迁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因素 (2)经济因素 (3)社会因素 四、社区人口分布与变迁 四、社区人口分布与变迁 (四)城市化 所谓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或城市地带集中的现象或过程。 它的实质和基本内容是在农业生产力和非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农业和非农业产业、从事农业的人口和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工和分离,从而使非农产业和人口在较大地域范围内集聚,使城市规模扩大、数量增多、城市人口增加的过程。 纪录片:《城市化》 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一方面,人口流动潮对城市、对国家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流动人口为城市发展做出了历史贡献,需要理解、尊重和关爱;另一方面,城市化后的人口、资源、环境突出矛盾又不可忽视,“大城市病”迫切需要治理。 而解决这些问题,仅仅靠政府乃至市场是不够的,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参与。从而,社会工作应城市化而生,随社会时代而来。 (一)人口在社区发展中的地位 1.是社区发展的承担者 (1)劳动人口是生产力的主体 (2)全部人口是生产关系的承担者 (3)上层建筑通过人口的行为来实现 2.是社会生活的主体 3.社会经济活动是人口的群体活动 五、人口与社区发展 (二)人口对社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1.人口数量对社区发展的影响 2.人口分布... 3.人口结构... 五、人口与社区发展 相关链接:何谓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社区矫正工作是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对罪行较轻、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罪犯或者经过监管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罪犯在社区中进行有针对性管理、教育和改造的工作。 案例:居民为何不合作? 2004年3月1日,实有人口数据库建设在上海正式启动,近10个月来,数据库采集工作过半,近日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碍,15%高档小区居民成了不合作人群。而按照上海市信息委的计划,2005年之前,上海3410个居委会都将建立实有人口数据库。 《东方早报》2005/1/18 按照人口基础信息库的建设规划设想,人口基础信息库的主体包括公民身份号码、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地、出生日期等基本信息,还包括各部门业务系统在利用人口基本信息过程中产生的、其他部门存在共享需求的人口信息,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而这正是居民不愿合作的原因。总统公寓里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居民认为,个人信息属于隐私,为什么要公开? 视角一: 视角二: 当前影响社区成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瓶颈”主要有四:一是社区成员与社区之间没有明确的利益关系;二是参与者与社区管理机构之间缺乏互信;三是参与机制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可操作的程序规范比较欠缺;四是进入社区的非政府组织太过弱小,对社区生活构不成影响。(杨荣:《论我国城市社区参与》 视角三: 在信息库的建设过程中,……始终要坚持的一点就是尽可能不扰民。 应该理解居民应付名目繁多的调查的逆反心理和保护隐私的维权意识,也要理解社区居委会的工作难度,如果仅为建立这个系统而再做大规模的调查,实际上有违建立这个系统的初衷的。……除非万不得已,最好通过“搭车”的方式获得,而不要为建库直接去调查。 特别要注意的是,……作为个人和家庭隐私的相关资料更不充许随意泄露。 费孝通:关于社区参与 从目前的情况看,人在社区中基本上还是通过行政体系组织起来的。 “居民作为完整意义上的市民来参与社区管理,其内在条件是否已经具备?不用行政方式,作为个体的居民如何走到一起来?他们是否认同行政意义上的社区组织形式?是否认为社区事务是与自己有关的公共事务?这些问题仍有待回答。” 社区不可能像单位或家庭一样,因为没有那么直接的经济利益和血缘之类的纽带。在社区里,个人凭什么接受管理或制约,又为什么要“管闲事”?要让大家接受管、愿意管,主要还靠文化认同。 我们今天在寻找社区认同基础时,还可以借鉴,可以把这个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