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古代文学第六章 诸子散文下.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理学]古代文学第六章 诸子散文下

第六章 诸子散文(下) 先秦诸子论说文的体制渐趋成熟,标志是: ①《庄子》内篇以题概篇(外篇取篇首实词); ②《荀子》文章具备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 ③《韩非子》文章有立论、驳论和解说等形式; ④《吕氏春秋》讲究全书的严谨布局。 这一时期诸子散文的发展达到高峰。 《庄子》的恣肆、《荀子》的浑厚、《韩非子》的犀利、《吕氏春秋》的规范,对后世散文中的论说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节 庄子与《庄子》 庄子的生平 庄子(约前369年——约前289年)名周,宋国蒙邑(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中期道家的代表人物,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作家。 庄子的生活年代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年龄大约小于孟子而大于荀子和屈原。 庄子曾为蒙邑漆园吏。往来游历于齐、魏诸侯之间。剽剥儒墨,放言无忌。终身布衣,未入仕途,生活贫困,居住穷巷,织鞋为生。 楚威王厚币聘庄子为相,被他戏谑相拒,自愿曳尾涂中。 《庄子》的概况 《汉书·艺文志》载《庄子》55篇。今本《庄子》33篇,分为内篇7篇,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 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自著,偏重于论述哲学;外篇和杂篇出于庄子门人及庄周学派后学之手,偏重于批判社会。全书思想、文风大体一致。 唐代庄子被尊为南华真人,《庄子》成为道教经典,称为《南华真经》。 《庄子》的权威注本是西晋郭象《庄子注》,实为剽窃向秀的成果,刘义庆《世说新语 ? 文学》和房玄龄《晋书 ? 郭象传》均有记载。 唐代成玄英有《南华真经注疏》,清代郭庆藩有《庄子集释》,今人陈鼓应有《庄子今注今译》。 《庄子》的思想 将老子的道解释为精神本体,化育万物的本根。人们修养得道,将自己视为自然一物,忘怀自我,淡情寡欲,不计得失,不虑生死,达到天人合一。 将老子辩证法的相对性加以夸大,发展为相对主义,认为事物的大小、寿夭、善恶、美丑都是相对而言,进而不谴是非,否定评判是非的任何客观标准。 将现实社会视为强盗世界,认为仁义礼智是窃国大盗的工具和赃物,绝不与当政者合作,由愤世嫉俗走向彻底的超世脱俗。绝圣弃智,大盗乃止。 人生态度是追求绝对精神自由的逍遥境界,即不受时间空间的任何限制,超越物质世界的束缚,做到无名、无功、无己,也就是无待、无为。 《庄子》的文风 《庄子》善于用寓言说哲理,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一是寓言想象丰富,构思奇特,随意夸张。将自然万物赋予灵性;对历史人物加以虚构。 二是寓言故事密度大,往往用寓言代说理,故事一个接着一个,抽去寓言就不成文章。 三是寓言主题具有多义性,寓言形象的客观含义往往超越作家的主观动机,形成形象大于思想的特征。 历代解读烙上时代印记,有所折中或曲解,故阅读《庄子》必须疏理庄学三义:本义、释义和取义。 四是文风恣肆。没有固定模式,分总自然,意到笔随,得心应手,汪洋辟阖,千姿百态。 司马迁评为“洸洋自恣以适己”,鲁迅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之或能先也”。 从《逍遥游》看庄学三义 庄子寓言往往具有多义性,形象大于思想,即寓言形象表达的思想超过了作者的创作意图。 历代注家受到所生活的时代社会背景的影响和个人人品的制约,释义往往难免曲解或折中。 古今读者的取义则见仁见智,各取所需。创作中借用原作典故加以发挥,赋予全新的意义。 对释义的曲解或折中要做具体分析,知人论世;取义有充分的自由,只是不可以强加于原作。 疏理庄学三义有助于正确理解原作。 《逍遥游》的本义 超越功利、时空和物累,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 前半篇以鲲鹏为主,反复引譬设喻,层层否定,推论世间万物无论大小寿夭,凡是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和物质世界的束缚,就不可能达到逍遥的境界。 后半篇以辩论形式引譬设喻,层层递进,分别阐述圣人无名、神人无功、至人无己。无名、无功、无己,合为无为。无为才能逍遥。 寓意:功名利禄是人生的累赘,只有彻底摆脱累赘,才能获得自由。不能超越物质世界的束缚,就不可能获得精神自由。 《逍遥游》的释义 郭象《庄子注》:“夫小大虽殊,而放任于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逍遥一也”。这就是传统的权威解释适性说。 北大中文系《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引此说并阐释:“意谓天地之间事物有大小之不同,人类修养也有高低深浅之别,然而各求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即是逍遥至乐,不宜用人为的方法勉强为之分出优劣胜负”。 适性说认为鲲鹏、蜩与鸴鸠、斥鴳、朝菌、蟪蛄、冥灵、古椿、彭祖、知行德能者、宋荣子、列子、圣人、神人、至人等,都各当其分,同样逍遥。 南朝刘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 文学》 初注《庄子》者数十家,莫能究其旨要。向秀于旧注外为解义,妙析奇致,大畅玄风。唯《秋水》《至乐》二篇未竟而秀卒。秀子幼,其义遂零落,然犹有别本。 郭象者,为人薄行有俊才,见秀义不传于世,遂窃以为己注,乃自注《秋水》《至乐》二篇,又易《马蹄》一篇,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