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理学]第五章 分子发光分析法
5-3 分子荧光定量分析方法 1)工作曲线法 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测定 2)比较法 3)多组分混合物的荧光分析 互不干扰 互相干扰但激发光谱有显著差别,分别采用不同的激发光激发 同一激发光波长下荧光光谱相互干扰,可利用荧光强度的加和性,在适宜的荧光波长处测定,利用列联立方程的方法求结果 5-4 化学发光分析法 1)基本理论 基本要求: ⅰ化学反应必须提供足够的化学能,且被发光物质吸收形成电子激发态,化学发光反应大多数是有H2O2,O3等参加的高能氧化还原反应 ⅱ吸收化学能处于电子激发态的分子返回到基态时,能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或把能量转移到一个合适的接受体上,该接受体能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敏化发光 气相、液相固相化学发光 异相化学发光 电生化学发光 2) 化学发光效率:ΦCL 3)化学发光的强度与反应物浓度间的关系 激发态分子的产率和激发态分子的发光效率的乘积 4)灵敏度和检出限 b. 化学发光分析的主要类型 1)液相化学发光 a. 鲁米诺体系 +hγ b. 光泽精体系 用光泽精(N,N-二甲基-9,9‘-联丫啶二硝酸盐)做化学发光探针 N,N-二甲基-9,9‘-联丫啶二硝酸盐在碱性溶液中与H2O2反应生成激发态的N-甲基吖啶酮,产生最大发射波长为470nm的化学发光 可测定Fe2+,Fe3+,Cr3+,Mn2+,Ag+等 尤其是Pb2+,Bi3+等离子 还可测定丙酮,羟胺,果糖,维生素C,谷胱甘肽,尿素,肌酸酐,和多种酶 可测定人体全血中吞噬细胞的活性 可测定甲醛,甲酸,H2O2,葡萄糖,氨基酸,多环芳胺类化合物和Zn2+,Cr6+,Mo6+,V5+ 2)气相化学发光 广泛用于大气污染的检测 常温下呈气态的氰化物,硫化物,氮化物,臭氧,和乙烯等 在火焰中易生成气态原子的P,N,S,Te和Se 例: NO+O3 NO2*+O2 NO2* NO2+hγ(≥600 nm) c. 化学发光分析仪器 1)分立取样式液相化学发光仪 2)流动注射式化学发光 d. 生物化学发光分析法简介 发生在身物体内有酶参与的化学发光现象,P 118自学 5-5 分析发光分析法的应用 1)无机化合的荧光分析 2)有机化合物的荧光分析 复习 4-1 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 4-2 红外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4-3 红外吸收光谱仪 4-4 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应用 4-1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 4-1-1 红外光谱的产生 4-1-2 分子振动与红外吸收峰 4-2 红外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4-2-1 基团的特征吸收峰与相关峰 4-2-2 影响基团频率的因素 4-2-3 常见化合物的特征基团频率 4-3 红外吸收光谱仪 4-4 红外光谱法的应用 第五章 分子发光分析法 目录 1 5-1 分子荧光分析法及其基本原理 2 5-2 荧光分析仪器 5-3 分子荧光定量分析方法 3 5-5 分子发光分析法的应用 5 5-4 化学发光分析法 4 物质分子吸收了外界能量后,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当处于激发态的分子以辐射跃迁的方式返回基态时,就产生了分子发光。 A 光致发光(PL) B 生物发光(BL) C 化学发光(CL) D 电致发光(EL) 分类 本章主要讨论荧光、磷光、化学发光和生物发光这几种分子发光分析方法。 5-1-1荧光和磷光光谱的产生 具有不饱和基团的基态分子光照后,价电子跃迁产生荧光和磷光 基态分子 价电子跃迁到激发态 光照激发 去激发光 ?* ? ? ?* ?n 基 态 在光致激发和去激发光的过程中,分子中的价电子( ?、n电子)处于不同的自旋状态,通常用电子自旋状态的多重性来描述。 5-1 分子荧光分析法及其基本原理 (1)电子自旋状态的多重性 单重态: S0 ----------S1, S2, S3, 三重态: T1, T2, T3 多重态的不同性质: a.S态分子在磁场中不发生能级分裂,有抗磁性,而T态具有顺磁性; b.电子在不同多重态间跃迁时需换向,不易发生,因此S与T态间的跃迁概率总比单重态与单重态间跃迁概率小, c.激发单重态电子相斥比激发三重态强,所以各能态能量高低为S2T2S1T1S0 d. 受激S态和T2态的寿命很短,而亚稳态T1的平均寿命在10-4~10s 1 振动弛豫 (VR):热传递, 产生振动弛豫的时间----- 10-12s 3 系间窜跃 (ISC):不同多重态之间的无辐射跃迁 2 内转换(IC ):同一多重态的不同电子能级间无辐射去激过程 (2)无辐射跃迁 同一电子能级 不同电子能级 不同多重态 (3)分子荧光和磷光的产生及其类型 ⅰ分子荧光:分子从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作业设计研讨活动记录.doc
- 2025国家电投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第6课巧做糖画教案.docx
- 创业意识与创业技巧:了解企业登记注册流程.pptx
- 山东省淄博市2023年高一上学期《英语》期中试卷与参考答案.pdf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成长赛道 (修订).pptx
- 2018重庆市建设工程混凝土与砂浆配合比表.pdf
- WhyNothingWorks.doc VIP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皮肤科专业基地细则.docx
- JB∕T 2436.2-2020 导线用铜压接端头 第2部分:10mm2~300mm2导线用铜压接端头.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