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研究生入学考试]冲刺班教育学原理 第3讲
教育目的与目标 第3讲 本讲主要内容: 教育目的 培养目标 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 我们把它称为概念辨析类辨析题 辨析题的两个类别:概念辨析类 观点辨析类 2008年辨析: 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知识建构观无明显差异 概念辨析类辨析题答题技巧 得分关键:两个概念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答题步骤及要点: (1) 正确/错误。 (2)两个概念各自的含义及其关系。 (3)(可选) (教师/教育工作者)应该怎么做。 主要知识点复习 (一)教育目的 1、定义: 教育目的指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规定和要求。 例:( )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对整个教育活动起定向作用。 A教育内容 B 教育方法 C教育目的 D教学组织形式 一、 教育目的 2、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联系:它们在对教育性质的规定上具有内在一致性,都含有“为谁(哪个阶级、哪个社会)培养人”的规定性,都是一定社会各级各类教育在其性质和方向上不得违背的根本指导原则。 区别 : 教育目的:“培养什么样的人” 教育方针:“办什么样的教育”以及“怎样办教育” 例: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是: A 教育性质 B教育目的 C实现教育目的途径 D培养目标 (二)关于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 1、个人本位论 “社会是铸模,个人是金子” 2、社会本位论 “真正的个人是不存在的,只有人类才存在。” 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例: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卢梭的主张体现了: A社会本位的思想 B个人本位的思想 C社会效率论思想 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007年考研真题 选择题4: 下列文件中,最早提出“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的是: A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B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D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例: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规定把发展( )的责任交给地方。 A 基础教育 B中等教育 C学前教育 D职业教育 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年 A 1985 B 1986 C 1995 D1996 2、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3、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德育、体育、智育、美育、劳动教育 二、培养目标 (一)培养目标的概念 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所提出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二)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练习: 辨析: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 三、课程目标 1、概念 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 2.课程目标的来源 (1)学生需要 (2)社会生活需求 (3)学科的发展 3、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的关系 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及各个学段应具体达到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相比在本质内容上也是相通的。但在概括性、可操作性、可检测性和使用功能方面却有明显区别。 首先,培养目标在概括性方面高于课程目标,它一旦制定,就要求某类学校的各门课程乃至各项教育活动都要服从这一目标的要求,而课程目标则往往是某一学科的教育要求,它的内涵和外延都要限定在该类学校的培养目标之内。 其次,课程目标更具体,更具可操作性,它特别要求目标要体现学科特点,要通过学科的个性,体现培养目标的共性。课程目标是具体课程编制的指导目标,是课程编制的起点和终点,它对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都具有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 再次,在使用功能方面,培养目标适应某类学校所有教育教学人员,它不但在人才培养方面提出要求,而且要对该类学校的办学方向、性质、途径等教育事业发展提出要求。课程目标首先要求课程工作者非常明确,以利于课程编制,此外还要关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要充分顾及到学生特点、学科内容及社会需求的关系。 4、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关系 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联系 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联系最为紧密,二者甚至经常被混为一体。相对培养目标来说,二者都是子目标,它们共同为达成培养目标发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研究生入学考试]2009年考研数学春季强化班高数讲义.doc
- [研究生入学考试]2008年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综合模拟试题.pdf
- [研究生入学考试]2009计算机考研数据结构解析2.pdf
- [研究生入学考试]2010 年11 月心理咨询师二级理论考试真题及答案.doc
- [研究生入学考试]2009风中劲草数学82题.doc
- [研究生入学考试]2010-2012年考研英语二真题及解析精华版.doc
- [研究生入学考试]2010年---2011年7月时事政治.doc
- [研究生入学考试]2010年考研复习实用资料:英语常用短语.doc
- [研究生入学考试]2010考研暑期强化视频班讲义-王式安概率.pdf
- [研究生入学考试]2010考研数学复习指南理工类-1.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