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9世纪欧洲美术1.ppt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7-19世纪欧洲美术1

加莱义民 青铜 1884—1886年 罗丹 英法百年战争,英王爱德华三世围攻加莱市,英方提出讲和的条件是,加莱城内必须选出六个高贵的市民任他们处死,并规定这六人出城时要光头,赤足,锁颈,把城门钥匙拿在手里。消息传出后,全城一片震惊。只有欧斯达治和另外五个义士挺身而出,以一己的牺牲,挽救全城。这是表现崇高自我牺牲精神的悲壮故事。 * 巴尔扎克像  罗丹 在表现伟大的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时,他不斤斤计较于细节的精雕细琢,反复探索的目的只有一个,即展示这位天才的精神气质。他为此选择了极其简单而又极富特色的构图,披裹着睡袍的巴尔扎克昂首凝思的瞬间,生动有力地体现了他在夜晚沉迷于创作的情景. 有的尖刻的批评者甚至把这尊雕像说成是“麻袋里装着的癞蛤蟆” * 青铜时代 1876年 罗丹(法) 是一个依据真实人物塑造的男子裸体雕塑,手法写实,以“青铜时代”为题,象征人类的启蒙时代。他的身体是伸展的,整个雕塑充满了青春活力,意味着人类刚从蒙味、野蛮的状态中解脱出来,逐渐具有清醒的意识,即将进入文明智慧时期。 * 印象主义(印象派) 由法国画家莫奈的《日出·印象》而得名。它是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绘画的进一步发展。这一派画家从19世纪光学研究的新成果中认识到色彩的变化源于光线的变化,于是走出画室在自然光下作画,运用“条件色”变化原理,努力描绘物象在特定时间内所呈现的鲜明的色彩。 * 日出·印象 莫奈(法)“印象派之父” 描绘的是一个港口多雾的早晨。长短相间的轻快笔触组成,表现了水光的反射与颤动。画面表现的是透过晨雾观看日出时的瞬间感觉。 * 睡莲 * 《干草堆,系列》 * 卢昂大教堂 莫奈(法) * * 《舞蹈课》 德加(法) * 新印象主义 新印象主义是印象主义绘画中滋生出的一个新的支派,代表画家是修拉和西涅克,他们崇拜理论,把理论看得高于感觉。他们用原色色点配置,使画面产生视觉混合的色彩效果,运用这种准确分布的各种色点来客观理性地、冷静地组成画面艺术形象。因他们用这种科学的、严格化的色彩和笔触,代替了印象主义画家的那种富有感情的色彩和生动潇洒的笔触,所以人们又称它为“科学的印象主义”,以区别于莫奈为代表的“浪漫的印象主义”。 * 《大碗岛星期天下午》(习作) 修拉(法) * 阿斯尼里的浴者 修拉(法) * 《阿维尼翁教皇宫》 西涅克(法) * 后印象主义 流行于19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世纪初。后印象主义和印象主义虽然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其本质上是反印象主义的。印象主义画派是以光线来客观地、分析性的再现自然,而后印象主义追求的是画家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感受和艺术形式的探索,以至于可以不受客观对象的形体与色彩的束缚。所以,同属后印象主义画派的三个最主要的画家——法国的塞尚和高更、荷兰的凡高,在他们各自的作品中除了体现这一画派的主要特点外,还具有鲜明的个性。 后印象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美术的真正开端。 * 《塞尚夫人像》 塞尚(法) (西方现代绘画之父) 主张表现“造型的本质”,用圆柱体、球体和锥体来处理形象。追求平面感,用色彩表现空间。 * 静物 塞尚 法国 * 埃斯泰克海湾 塞尚 法国 * 《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要到哪里去》高更(法) 未经开发,充满原始生命力的土地看作是人类的“乐园”。体现的是寓意时空,在这稍纵即逝短暂人生中,如何赢得永恒和不朽。 * 《向日葵》凡高(荷) 在他完成了他举世瞩目的七幅向日葵后,他选择了自杀。 梵高自杀年仅三十七岁,作为一位艺术家,直到死前不久他才以其震撼人心而富于想象力的绘画赢得评论界的赞扬。 《割耳朵后的自画像凡高(荷) * 《星月夜》凡高 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回旋,转动,烦闷,动摇,在夜空中放射绚丽的色彩 * 20世纪美术 * (法)马蒂斯 《马蒂斯夫人肖像》 ( 油画 1905年) 野兽派 表现派 挪威 蒙克《呐喊》 西方现代派美术 突出表现个性 企图突破 摆脱 否定写实传统, 画中强烈失真变形的人物形象,血红的背景、动荡的线条表达的是人类心灵深处的绝望和不安 大胆使用纯色,造型平面化,强调线条的作用 * 毕加索《哭泣的女人》   (西班牙)毕加索 《亚威农少女》 立体派 打破固定视点表现方法,将形体分解、几何化,重新叠加、组合,形象怪诞 * 杜尚 《L.H.O.O.Q》 (用铅笔在原作印刷品上加胡子 1919年) 达达派 法国 杜尚《泉》 反对传统的主流文化和美学形式,主张否定一切,破坏一切。虚无主义 * 《内战的预感》达利(西

文档评论(0)

aena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