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课件概要.ppt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课件概要.ppt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课件概要

副词 以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常能使诗歌内容变得深刻。 如“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 “更”间接突出了作者的愁绪不断增多。 数词 可以写出事物的数量,它在诗歌中的巧妙使用可达到出人意表的效果,情感加深。如“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百”和“万”都是表示大的数字,用这种数字突出表现了边塞环境的苦寒。 运用拟人化的修辞手法,以动写静,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纷繁,而且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点染出来了,“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表现了作者对美好春光的喜爱。 练 一 练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一个“闹”字自古被人称道,说说它的妙用。 试着完成下面试题中诗句的用字精彩之处。 课标P50页,14题(3)小题 课标P51页,17题(1)小题 课标P52页,18题(1)小题 中考指导P70页,14题 中考指导P73页,42题 古诗词鉴赏 “赏析句子” 【提问方式】 1、任选角度对划线句子进行赏析。 2、你最喜欢这首诗中的哪两句?请说说喜欢的理由。 3、某句诗使用了某种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有何用意? 【答题要点】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格式】这句诗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修辞手法等),如( ? ),从而突出了(强调了,更有效地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心情,心境)。 1)修辞方法:比喻、借代、拟人、对偶、夸张、用典、反复、顶针、反问 2)表达方式:叙述、描述、议论、抒情 描写方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 、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3)结构技巧: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过渡、铺垫、伏笔 4)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 古诗词中的修辞手法 1﹒比喻。诗词中运用比喻,在写景状物时能突出生动的意象,强化特定意境的渲染;议理抒情时能使抽象的情与理生动形象,耐人寻味。术语: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通俗,化冗长为简洁。 2﹒借代。借代在古诗词中运用得最广泛。称人时可用籍贯、官职、做官地等来代称,称物时可用一些有特征的或相关联的另一类事物来代称,有的代称甚至相沿成习。借代在诗词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很多,或得体,或含蓄,或形象,或别致。例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3.双关。古典诗词讲究含蓄美,因而双关手法运用较多,双关又分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双关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使表情达意更含蓄,更有趣。例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丝”谐“思”。马致远《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其中的“昏鸦”也是一语双关,既是指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又是写乌鸦疲惫不堪、没精打采、昏昏欲睡的神态。“昏鸦”尚且有巢可归,而游子却欲归不得。 4.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纯用名词组合,形成一种气势,渲染了典型环境。 4.用典。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而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者,即称“用典”。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是明用《史记·冯唐列传》中的故事,意在以魏尚自况,希望有一个象冯唐那样识才敢谏之人,为自己在宋神宗面前保荐,派人将自己召回,委以重任。这是古人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的反映。 5.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或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或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或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6.比拟。拟人能促使读者产生联想;赋予事物以人的特征、灵性,给人以亲切之感;或把物当作人来写,从而使描写生动形象,使画面鲜明灵动,使表情达意更别致、更隽永。 7.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语言简练,整齐对称,意义集中含蓄。 8.反复。在诗句中为了增强某种思想感情色彩,有意将某些字、词(语)重现于同一首诗里,以达到强调事件,渲染气氛,抒发感情的效果。如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首句两个“笼”字,就把四种景物:烟、水、月、沙,组成一幅幽静、淡雅、朦胧而又透着寒意的迷人图画。 9.顶真。用前文的末尾作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