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吸收5-2
返回 2-2-1 分子扩散与费克定律 二、等摩尔逆向扩散 三、组分A通过静止组分B的扩散 四、分子扩散系数 五、单相内的对流传质 六、两相间传质的双膜理论 七、总传质速率方程 八、传质速率方程的各种表达形式 第二节、吸收过程的传质速率 吸收过程: (1)A由气相主体到相界面,气相内传递; (2)A在相界面上溶解,溶解过程; (3)A自相界面到液相主体,液相内传递。 单相内传递方式:分子扩散;对流扩散 分子扩散现象: 一、分子扩散与菲克定律 分子扩散:在静止或滞流流体内部,若某一组分存在浓度差,则因分子无规则的热运动使该组分由浓度较高处传递至浓度较低处,这种现象称为分子扩散。 扩散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扩散方向的单位截面积扩散的物质量,以J 表示,kmol/(m2·s)。 菲克定律:温度、总压一定,组分A在扩散方向上任一点处的扩散通量与该处A的浓度梯度成正比。 JA——组分A扩散速率(扩散通量),kmol/(m2·s); ——组分A在扩散方向z上的浓度梯度(kmol/m3)/m; DAB——组分A在B组分中的扩散系数,m2/s。 负号:表示扩散方向与浓度梯度方向相反,扩散沿 着浓度降低的方向进行 理想气体: = 二、等摩尔逆向扩散 分子扩散两种形式:等摩尔反向扩散,单向扩散。 JA JB T p pA2 pB2 T p pA1 pB1 1 2 1、等摩尔逆向扩散:任一截面处两个组分的扩散速率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总压一定 = JA=-JB DAB=DBA=D 2. 等分摩尔反向扩散传质速率方程 传质速率定义:任一固定的空间位置上, 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物质量,记作N, kmol/(m2· s) 。 NA= 气相: NA= 液相: 3. 讨论 (1) (2)组分的浓度与扩散距离z成直线关系。 p pB1 pA1 pA2 pB2 扩散距离z 0 z p (3)等摩尔反向扩散发生在蒸馏过程中。 三、组分A通过静止组分B的扩散 1. 整体流动:因溶质A扩散到 界面溶解于溶剂中,造成界面与主体的微小压差,使得混合物向界面处的流动。 1 2 JA JB NMcA/c NMcB/c 总体流动NM NA 2. 总体流动的特点: (1)因分子本身扩散引起的宏观流动。 (2)A、B在总体流动中方向相同,流动速度正比于 摩尔分数。 3. 单向扩散传质速率方程 ——微分式 在气相扩散 ——积分式 ——积分式 ——积分式 液相: 4. 讨论 (1)组分A的浓度与扩散距离z为指数关系 (2) 、 ——漂流因数,无因次 漂流因数意义:其大小反映了总体流动对传质速率的影响程度,其值为总体流动使传质速率较单纯分子扩散增大的倍数。 (3)单向扩散体现在吸收过程中。 四、分子扩散系数 扩散系数的意义:单位浓度梯度下的扩散通量,反映某组分在一定介质中的扩散能力,是物质特性常数之一;D,m2/s。 D的影响因素:A、B、T、p、浓度 D的来源:查手册;半经验公式;测定 1. 气相中的D 范围:10-5~10-4m2/s 经验公式 2. 液相中的D 范围:10-10~10-9m2/s 【例5-3】有一直立的玻璃管,底端封死,内充丙酮,液面距上端管口11mm,上端有一股空气通过,5小时后,管内液面降到距管口20.5mm,管内液体温度保持293K,大气压为100kPa,此条件下,丙酮的饱和蒸气压为24kPa。求丙酮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 z 空气 丙酮 五、单相内的对流传质 一、涡流扩散 涡流扩散:流体作湍流运动时,若流体内部存在浓度梯度,流体质点便会靠质点的无规则运动,相互碰撞和混合,组分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传递,这种现象称为涡流扩散。 ——涡流扩散速率,kmol/(m2·s); ——涡流扩散系数,m2/s。 注意:涡流扩散系数与分子扩散系数不同,不是物性 常数,其值与流体流动状态及所处的位置有关 。 总扩散通量: T TW tW t 热流体 冷流体 ?T ?t pA pAi cAi cA 气相 液相 ?G ?L E 二、有效膜模型 1. 单相内对流传质过程 (1)靠近相界面处层流内层:传质机理仅为分子扩散,溶质A的浓度梯度较大,pA随z的变化较陡。 (2)湍流主体:涡流扩散远远大于分子扩散,溶质浓度均一化,pA随z的变化近似为水平线。 (3)过渡区:分子扩散+涡流扩散,pA随z的变化逐渐平缓。 2. 有效膜模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通桥(2017)2101-Ⅱ时速16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预制后张法简支T梁24m.pdf
-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第5版)@第七章@复习笔记.pdf
- 2018年中级经济师考试《保险专业知识与实务》电子书.pdf VIP
- 公路收费站(所)风险管控清单.docx VIP
- 君正化工杜邦安全管理理念实施方案.pptx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空间句法与数据化设计——环境行为数据分析及设计应用》单元测试考核答案.docx
- 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约谈资料汇编.docx VIP
- 2024年华为认证HCIA-5G(H35-660)考试题库(附答案).pdf VIP
- 《Web 程序设计》说课.ppt
- 数字经济-第1篇.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