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储蓄率问题研究参考.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高储蓄率问题研究参考

中国高储蓄率问题研究 李扬、殷剑峰:《经济研究》2007年第6期 中国的储蓄率和投资率 将各部门的储蓄与该部门的可支配收入相比,即为该部门的储蓄倾向。这个概念反映的是各个部门的消费/储蓄决策。 将各部门的储蓄与整个国民可支配收入相比,可以得出该部门的储蓄率。这个概念反映的是各部门储蓄对整个国民储蓄率的贡献。 部门储蓄倾向×该部门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之比= 该部门储蓄率 国民储蓄率和部门储蓄率 国民储蓄率 居民储蓄率 企业储蓄率 政府储蓄率 1992 36.29 20.19 11.70 4.39 1993 38.01 18.16 15.73 4.12 1994 39.36 21.67 14.53 3.17 1995 38.68 19.89 16.22 2.57 1996 37.54 20.15 13.69 3.71 1997 38.66 21.56 13.10 4.01 1998 38.13 21.37 13.45 3.31 1999 37.41 20.04 14.70 2.67 2000 37.56 17.66 16.60 3.30 2001 38.51 16.75 17.50 4.26 2002 40.34 17.25 18.00 5.09 2003 43.32 18.20 18.20 6.91 2004 46.10 18.30 23.27 4.53 2005 47.45 21.16 20.04 6.26 2006 48.67 21.37 18.53 8.77 2007 50.88 21.82 18.42 10.64 居民部门和政府部门储蓄率的分解 居民部门初次分配收入主要由劳动报酬净额、财产收入和增加值三项构成。其中,财产收入的90 %以上是利息收入,这反映了我国居民金融投资渠道狭窄的现实;劳动报酬净额等于劳动报酬来源与运用之差。需要指出的是:在居民部门中所以存在着劳动报酬的运用和增加值,其原因在于居民部门的统计中包含了个体工商户。 居民劳动报酬来源= 企业劳动报酬运用+ 政府劳动报酬运用+ 居民劳动报酬运用 各部门在国民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的收入占比 居民部门各项收入占国民初次分配收入的比重 生产税净额是指生产税减去生产补贴后的余额。前者是政府对生产单位从事生产、销售和经营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用某些生产要素(如固定资产、土地、劳动力) 所征收的各种税、附加费和规费;后者是政策亏损补贴和价格补贴等为主的政府对生产单位的单方面转移支出。由此可见,生产税净额不仅包括税,也包括各种费。 企业初次分配收入= 增加值- 劳动者报酬- 财产收入净额- 生产税净额 企业和政府主要资金来源占国民初次分配收入的比重 政府在再分配环节中主要资金来源、运用项目同国民可支配收入的关系 政府的经常转移= 收入税+ (社会保险缴款- 社会保险福利) - 社会补助- 其他 政府消费是“政府部门为全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消费支出和免费或以较低的价格向居民住户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净支出”。换言之,政府消费就是政府提供的公共品或具有公共品性质的“混合产品”。从政府收入中扣除政府消费,形成政府储蓄。 政府储蓄主要被用于两类支出:其一是“资本转移”,其二是政府投资。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定义“, 资本转移”是“一个部门无偿地向另一个部门支付用于非金融投资的资金,是一种不从对方获取任何对应物作为回报的交易。”由于资本转移构成政府部门的资金运用,并对应地成为企业部门的资金来源,因此,政府资本转移的实质,就是政府对企业投资的无偿资助。 政府投资和资本转移占总投资比重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