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华 环境史研究的对象、路径和理论方法 【精编】.ppt

王利华 环境史研究的对象、路径和理论方法 【精编】.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王利华 环境史研究的对象、路径和理论方法 【精编】

我们对中国环境史学框架的基本构想: 一、“生命中心论”。主张将生命关怀放在首位,既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亦不赞同极端“生态中心主义”。由人、其他生物及其生存环境中的诸多因素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演化过程及其动力机制,应作为环境史研究的主要导向;既具有生物属性、又具有社会和文化属性的人的生命活动依然是观察研究的重点。撇开人类生命活动来讨论环境的历史是没有意义的。 二、“生命共同体论”。主张人与周围世界中的其他生命形式是相互作用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人作为具有高度自觉意识的类群,通常发挥着主导作用。尽管彼此之间存在着各种矛盾与冲突,但总体来说是一种互相依存、彼此互利的共生关系。环境史研究需要特别关注这些关系。 三、“物质能量基础论”。主张将物质能量体系作为环境史学建构的主要起点之一。物质能量(食物、能源等)是可定量测度的指标,其生产、流动和转化不仅是人类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前提,而且是衡量文明历史发展的主要尺度。人与自然的交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从开发、利用环境资源以获得基本生存资料起步的,由此出发,人类不断认识自然、适应环境,创造了各种生产方式、观念知识、社会组织乃至政治体制。 四、“因应-协同论”。在人类生态系统中,一切因素和关系都是动态变化的,人类及其社会和文化与外部环境诸因素之间,在不同时间尺度、空间范围中存在着疏密不同、主次不定和极其复杂的彼此因应、协同演变关系。在因应自然变化的过程中,人类不仅努力突破环境的限制,发展了生命系统的能量支持体系,而且努力防御来自环境的威胁,发展了生命系统的防卫保障体系。 从具体研究内容来说,我认为:除了系统考察并力图重现自然环境的历史面貌外,环境史研究应当特别注重以下方面: 一、生命支持系统的历史――从维系人类社会的物质条件(特别是食物和能源)出发,考察人们如何为了谋取生活资料不断与自然交往,不同历史时代和环境条件下的社会文明具有怎样的食物及其他物质能量基础; 二、生命护卫系统的历史――从人类生命安全的角度出发,考察历史上的疾病、灾害乃至战争的生态根源,考察它们如何影响人类社会文明的历史进程,人类如何应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自然的、人为的或人与自然交相作用所造成的灾祸。 三、生态认知系统的历史――包括格物认知、伦理认知、宗教认知和诗性认知,涉及科学、宗教、民俗和审美等诸多方面,考察历史上人类关于自身与环境关系的认知方法和知识水平,考察有关思想、观念、经验和知识如何影响人们同环境进一步打交道。 四、生态-社会组织的历史――包括互相作用的两个方面:其一,人类如何通过一定的观念、知识、制度和技术,将各种生态资源组织起来,构成自身生存条件的一部分;其二,人类在适应环境、利用资源的过程中又是如何组织自己的群体,形成了怎样的体制和规范。 上述设想具有比较明显的社会-文化取向。我认为:环境史与社会史、文化史的研究可以互相资借。 环境史与历史地理学的区别 厘清历史地理学的人地关系研究与环境史研究之间的区别,是环境史学能否取得独立学术地位的一个关键。这里我提出几点意见,说明在历史地理学之外专门构建环境史学是十分必要的,决非“头上安头”、“床上架床”: 一、当代学术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学科林立和不同学科互相交叉、彼此渗透,这给不同学科的定位造成一些困难,环境史与历史地理学的关系不易厘清仅是其中的一个实例; 二、学科判分不能仅根据它们的研究对象,还应当根据其理论基础。环境史与历史地理学虽在研究对象上存在着很大的重叠,但两者的理论基础显然不同:环境史的理论基础是生态学,因此它又被称为“生态史”;历史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则是地理学。 三、环境史与历史地理学在研究路径和学术目标上存在显著差异:基于生态学理论的环境史,将人类及其环境视为一个相互依存的生命系统――即“人类生态系统”,将历史视为人类与非人类因素相互作用的生态过程,致力于揭示人类历史演进的生态机制,它是一种强调生命系统过程的历史;历史地理学虽然重视人地关系,但主要着眼点是历史现象的空间逻辑,着重对“地景”、“外观”和“布局”进行时空描述和分析。换言之,历史地理学比较侧重于生态环境的形貌、景观等方面的历史变化,环境史则更重视人类生态系统属性、结构、功能的演变过程和动力机制,其间的区别或如“形”、“质”之分。 中国环境史研究主要导源于历史地理学。在今后的研究中,历史地理学与环境史在具体课题上仍将有许多重叠、交叉和互相渗透,这两个领域的研究者是亲密的同盟军,在很多情况下甚至是“同一战壕里的战友”,只是目标定位和职责分工各有侧重而已。 环境史研究的对象、路径和理论方法 2009年南开大学社会史暑期学校 王利华 一、环境史从何而来? “环境史”这个名词,是由美国历史学家R·纳什在1972年首先提出的。 Roderick Nash,America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