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自动化技术——CH1概述【修订】.ppt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CH1概述【修订】.ppt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CH1概述【修订】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 实现配电网(含分布式电源、 微网等)的运行监视和控制的自 动化系统, 具备配电 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 馈线自动化、配 电网分析应用及与相关应用系统互连等功能,主要由配电主站、 配电终端、配电子站(可选)和通信通道等部分组成。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构成 实现配电网自动化的意义 1.提高供电可靠性 (1)缩小故障影响范围 (2)缩短事故处理所需的时间 2.提高供电经济性 3.提高供电能力 4.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缩小故障影响范围 提高供电经济性 网络重构及电容器投切-优化潮流,降低线损 用电信息采集-抄表准确,降低管理线损 国外配电网自动化发展 第一阶段:基于自动化开关设备相互配合的馈线自动化系统,其主要设备为重合器和分段器,不需要建设通信网络和主站计算机系统。代表:日本东芝公司,美国Cooper公司。 第二阶段:一种基于通信网络、馈线监控终端和后台计算机网络的实时应用系统。 第三阶段:一种集实时应用和管理应用于一体的配电网管理系统,系统结合了配电GIS应用系统、配电工作管理系统等,并且与需求侧负荷管理相结合,实现配电和用电的综合应用功能。代表:ABB、SIEMENS、GE。 三个阶段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目前在国外依然同时存在 日本、韩国侧重全面的馈线自动化 欧美的配电网自动化除了在一些重点区域实现馈线自动化之外,在配电主站具备较多的高级应用和管理功能 工业发达国家,城市配电网络都已经成型且网架结构比较完善,所以给配电网自动化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没有大面积搞馈线自动化,而是在一些负荷密集区和敏感区实施馈线自动化。 重视配电网基础资料的及故障抢修管理,通过先进的工具和手段来提高配电网运行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国内配电网自动化发展 1996年,在上海浦东金藤工业区建成基于全电缆线络的馈线自动化系统。这是国内第一套投入实际运行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 1999年,在江苏镇江和浙江绍兴试点以架空和电缆混合线路为主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 2003年,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配电网自动化应用项目青岛配电网自动化系统通过国家电力公司验收。 国内配电网自动化发展 2002~2003年,杭州、宁波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和南京城区配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先后由ABB公司和南瑞公司实施。 2005年,县级电网调度/配电/集控/GIS一体化系统,在四川省双流县成功应用。 2006年开始,上海电力公司在所辖13个区供电所全面开展了采用电缆屏蔽层载波为主要通信手段、以两遥(遥信、遥测)为主要功能的配电网监测系统的建设工作。 国内配电网自动化发展 由于技术和管理上的许多原因,大多数早期建设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没有怎么运行就被闲置或废弃了。 从2004年开始,国内许多电力公司和供电企业都对前一轮的配电网自动化进行反思和观望,慎重地对待配电网自动化工作的开展。 国内配电网自动化发展 配电网一次设备、配电终端和配电主站的制造水平不断提高,为配电网自动化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设备基础。 配电网分析与优化理论的研究为配电网自动化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随着城乡配电网的建设与改造的推进,配电网网架结构逐步趋于合理,这为进一步发挥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作用提供了条件。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建设的难点 (1)测控对象多 (2)终端设备工作环境恶劣、可靠性要求高 (3)通信系统复杂 (4)工作电源和操作电源获取困难 (5)我国目前配电网现状落后 * 系统中的配电主站是整个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监控、管理中心。 配电主站通过基于IEC 61968的信息交换总线或综合数据平台与 图 馈线运行工况 a)馈线正常运行 b)馈线发生故障 c)馈线故障隔离 提高供电能力 将重负荷甚至是过负荷馈线的部分负荷转移到轻负荷馈线上 ,不需新建线路。 包括查抄用户电能表、监视记录变压器运行工况、监测配电站的负荷、记录断路器分合状态、投入或退出无功补偿电容器。配电网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客户呼叫服务系统的应用。停电管理系统应用 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