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防尘煤层注水毕业设计-万晋杰2.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防尘煤层注水毕业设计-万晋杰2

××矿××采煤工作面煤层注水设计 第一章 采煤工作面概况 一、煤的物理机械特征 井田内各煤层,主要为半光亮型煤及少量的光亮型煤。宏观煤岩类型以半亮煤,暗煤为主,个别样品丝炭较多,颜色为黑色微带褐色,条痕褐黑色,弱玻璃、沥青光泽。硬度在1.5度上下,内生裂隙发育,性脆易碎,刻划硬度为3。 各煤层显微煤岩组份中镜质组占优势,以无结构的基质体及镜煤单体为主,木质镜煤结构较少,基质中有少量的小孢子及丝炭碎片,丝质组以半丝炭为主,大部分为木质镜煤半丝炭,少部分丝炭,部分胞腔内充填粘土矿物。稳定组分中小孢子分布于基质中,矿物质以粘土为主,石英,黄铁矿则较少。 由上至下,镜质组含量依次减少,丝质组依次增加,矿物质与稳定组分依次增加。通过镜下鉴定镜煤反射率变化在0.591~0.525%之间,煤化阶段在长焰煤到气煤阶段。 二、顶底板的物理力学性质 矿井初期开采11号煤,该煤层位于大同组中下部,煤厚1.68~3.0m,平均2.16m,含0~2层夹石,全井田稳定可采。顶板为粉细砂岩,底板为粉砂岩。。 三、煤尘的爆炸性 根据山西省煤炭地质研究所鉴定报告,各煤层煤尘爆炸性鉴定结果见下表 各煤层煤尘爆炸性鉴定表 矿井名称 煤 层 号 煤尘爆炸定性分析 煤尘爆炸特性参量 备注 火焰 长度 (mm) 抵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用量 (%) 爆炸性结论 煤尘云最大爆炸压 (Mpa) 最大压力上行速率(Mpa/s) 煤尘云爆炸下限浓度 (g/m3) 煤层层最低着火温度 (℃) 煤尘层最低着火温度(℃) ××有限责任公司 11 40 45 有 0.757 64.209 20 580 250 山西省煤炭地质 研究所晋煤检[2010]0604-MB -B12002 12 70 55 有 0.733 78.125 20 580 250 山西省煤炭地质 研究所晋煤检[2010]0604-MB -B12003 14 90 50 有 0.752 66.65 20 540 260 山西省煤炭地质 研究所晋煤检[2010]0604- MB-B12004 鉴定结果各煤层煤尘均具有爆炸性。 四、煤的赋存条件 2号煤层:多与K21砂砾岩直接接触,煤厚0-1.06m,平均0.7m,结构简单,属较稳定煤层,大部可采,顶板多为砂砾岩或细砂岩,底板为粉、细砂岩。井田内2号煤层已采空。 3号煤层: 位于大同组中上部,上距2号煤层平均33.5m,煤层厚0.8—1.6m,平均1.17m,结构简单,属较稳定煤层,井田内全部可采。顶板为细砂岩,底板为粉砂岩。3号煤层已采空。 4号煤层: 位于大同组中上部,上距3号煤层3~9m,平均5m,煤厚1.0~1.37m,平均1.21m,结构简单,一般无夹石,为井田内稳定可采煤层,顶板为粉细砂岩,底板为粉砂岩。井田内4号煤层已被采空。 7号煤层 位于4号煤层之下27~34m,平均31m。煤厚0.25~1.30m,平均0.6m,煤层结构简单,不稳定煤层,北中部可采,顶板为粉砂岩,底板为粉细砂岩。井田内7号煤层已采空。 8号煤层: 位于大同组中部,上距7号煤层8~14m,平均10m,煤厚0.3~1.84m,平均1.24m,煤层结构简单,厚度不很稳定,为较稳定大部可采煤层。顶板为粉细砂岩,底板为细砂岩。井田内8号煤层已基本采空。 9号煤层: 位于大同组中部,上距8号煤层11~17m,平均14m,煤厚0~0.8m,平均0.4m,为不稳定不可采煤层。顶板为细砂岩,底板为粉细砂岩。 10号煤层: 位于大同组中下部,上距9号煤层20~26m,平均23m,煤厚1.0~2.95m,平均1.98m,含0~1层夹石,煤层结构简单,煤层由北向南逐渐增厚,为稳定可采煤层。顶板为粉细砂岩,底板为粉细砂岩。井田内10号煤层北部未动用。 11号煤层: 位于大同组中下部,上距10号煤层6~13m,平均10m,煤厚1.68~3.0m,平均2.16m,煤层结构简单,含0~2层夹石,全井田稳定可采。顶板为粉细砂岩,底板为粉砂岩。井田内现采11号煤层。 12号煤层: 位于大同组中下部,上距11号煤层7.5~10.5m,平均9m,煤厚0.97~1.16m,平均1.08m,煤层结构简单,一般不含夹石,为稳定全井田可采煤层。顶板为粉砂岩,底板为中砂岩和细砂岩。井田内12号煤层北部未动用。 14号煤层: 位于大同组下部,为本井田侏罗系大同组最下一层可采煤层,上距12号煤层15~25m,平均20m,下距K11砂岩底10m。煤层厚1.49~3.90m,平均2.79m,结构简单,局部含0~1层夹石,为全井田稳定的最主要可采煤层。顶板为粉砂岩,底板为粉砂岩及砂质泥岩。井田内北部只掘进了巷道,基本未采,南部动用范围较大。 可采煤层特征一览表 煤层号 煤层厚度(m) 最小—最大 平均 层间距 (m) 结构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