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热的家庭处理MicrosoftPowerPoint演示文稿概要
儿童发热的家庭处理 王燕莉 发热的概念 人体的下丘脑有一个体温调节中枢,作用就像空调机的温度设定。人体通过产热、散热来调节体温,使其相对稳定。温度受许多因素影响。婴幼儿温度上下波动不超过1℃。 正常值:正常小儿肛温波动于36.5℃~37.5℃, 腋下温度为36℃~37℃ 儿童口温大约36.3~37.2℃ 腋温较口温大约低0.3~0.5℃, 临床上常把体温上升超过正常值0.5 ℃或≥ 37.4℃为发热 低体温﹤36.1 ℃,体温﹤35 ℃为体温过低或体温不升,须保暖措施 例如人体感染病原体后,引起白血球反应↑,产生“致热原”,就会刺激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使设定温度提高。当设定温度被调到39℃时,人体增加肌肉收缩产热,或者减少出汗散热,将体温提升到39℃为止。所以发热前,可能会发冷发抖,再突然高热,某些细菌产生毒素时,这种现象特别明显。 正常体温调节 主要有产热、散热的内调节系统(物理、化学)及随时采取的防御寒冷和炎热的措施。 物理调节:散热、保温 ⑴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扩张可减少或增 加皮肤循环血容量,即保温或散热 ⑵皮下脂肪:厚、薄影响散热、保温 化学调节:体内产热调节如摄入的糖、脂肪 蛋白质 ,经氧化产热。 影响体温的因素 季节、昼夜、进餐、运动、情绪、年龄、妊娠、月经周期、基础体温(如正常36 ℃, 37.2 ℃即发热)等 发热分类:四个等级(测体温3~5分钟) 低热: 37.4~38℃ ﹥4周为长期低热 中等热: 38.1~38.9℃ 高热: ﹥ 39℃ ~39.9℃ 超高热: ﹥ 40℃ 测量时间:腋下以5分钟为准(5,3,2分钟差异少) 引起发热的原因 1、非疾病因素: 儿童体温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气温过高(中暑)、穿衣太多(捂被综合征)、喝水过少、水份丢失(流汗、腹泻)、房间空气不流通、剧烈运动前后,其它如预防注射也可能引起发热。 2、疾病因素: 以病毒和细菌感染最常见,如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感染等。除发烧外,还伴有各系统的症状。如呼吸道感染时,可有流涕、咽痛、咳嗽;胃肠炎表现为腹痛、呕吐、腹泻;在泌尿道感染时可能出现尿频、尿痛、腰痛的现象。而小婴儿各系统的伴随症状不典型,可能只有厌食、吐奶、腹泻等现象,所以年龄越小的孩子发烧越要去看医生。 引起发热的疾病还有很多,如长期发热可见于一些风湿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应注意观察孩子发热的规律和伴随症状,及时到医院检查,以及早治疗。 高热惊厥 典型的高热惊厥表现: ⑴ 年龄见于6个月~5岁小儿,6岁以后罕见。 ⑵ 患儿一般体质较好,多于病初体温骤升时出现惊厥, ⑶ 原发病以上呼吸道感染时多见(轻病)。 ⑷ 惊厥一般呈全身性发作,次数少、时间短、恢复快,一般持续数秒至几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惊厥停止后神志即可恢复正常。 ⑸不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也查不出神经系统异常体征,预后良好。发病或发病1周脑电图正常。 30%~50%的患儿以后发热时亦易出现惊厥,一般到学龄期不再发生。在同一疾病过程中,很少发作两次以上。若高热不退,反复惊厥或持续惊厥不止,应注意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或其他系统的严重疾病 家庭处理 20世纪以来,独生子女比率越来越高,由于家庭成员对儿童的娇惯、宠爱,一旦出现儿童发热,通常是家长异常焦急,提出尽快给孩子降温的急切要求,常易产生纠纷,故在儿童发热后,医护人员要向家长耐心解释,依据病情正确处理。如有严重肺或心血管疾病患儿,降低体温有助于减少氧的消耗和心输出量, 5岁以下有发热惊厥史者,应积极退热治疗。 WHO规定肛温39℃以上方可应用解热剂。 国内体温﹥38.5 ℃.用解热剂。此外可根据患儿是否在发热时有明显不适或痛苦而用否。 传统治疗包括药物和非药物两方面。 非药物退热方法: 减少衣被:发热时切记不要给孩子穿过多的衣服、盖太厚的被子。这种传统“捂汗”的方法不利于散热退热,反而会因过热导致高热惊厥。 多喝水:有助于出汗散热,此外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机体丢失 的水份。 全身温水拭浴或泡澡:将孩子衣物解开,用温水(37℃左右)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可使皮肤血管扩张,增加散热;另外水份由体表蒸发时,也会散失一部分热量。 。 温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