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古诗鉴赏基础概要.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诗鉴赏基础概要

树人中学 2015年9月 一、了解古诗鉴赏角度 1.理解诗歌的词句。 正确理解词句是诗歌鉴赏的前提和基础。如《题李凝幽居》中“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少邻并”的意思是悠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往来。 2.鉴赏诗歌的语言。 诗歌语言高度凝练,富有跳跃性。鉴赏诗歌语言就是要理解它的表层和深层含义,它所传达的意境,它的表达效果。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 “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流响’状蝉声长鸣不已,悦耳动听。一个‘出’字,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和力度”。 二、诗歌鉴赏的准备 1.相关知识 ①诗歌体裁 古体诗: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 诗   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近体诗   古代诗歌     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词: 小令、中调、长调    曲: 主要指元人散曲,包括套曲和小令 2.表现手法(表达技巧、艺术特色) ①表达方式: A.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赋得暮雨送李胄》的最后两句“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就是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指借景、借物、借事来抒情,比较多的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达到情景交融,情景交融,就是在诗歌创作中,或通过渲染景物烘托感情(寓情于景)。 B.描写:白描、渲染、动静、远近、视听结合、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 白描即抓住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不加渲染和烘托,用简练的笔墨刻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就采用了白描; 白居易《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则是渲染,即浓墨重彩。 ②修辞方法: 比喻、拟人、借代、互文等。 刘禹锡的《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运用了比喻。 韩愈的《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把白雪拟人化。 李清照《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的“绿”和“红”分别借代绿叶和红花。 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主人下马客在船”就是运用了互文。 ③构思技巧:照应、伏笔、卒章显志、铺垫等。 ④表现手法:想象、联想,渲染、对比、衬托、用典、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借古讽今、托物言志,欲扬先抑等。 衬托包括正衬和反衬。 正衬指乐景则表现乐情,哀景则表现哀情,如: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反衬指乐景写哀情,哀景传乐情,如元稹《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红花一般是表现热闹场面,烘托欢乐情绪的,但在这里却起了很重要的反衬作用:盛开的红花和寥落的行宫相映衬,加强了时移世迁的盛衰之感;春天的红花和宫女的白发相映衬,表现了红颜易老的人生感慨:红花美景与凄寂的心境相映衬,突出了宫女被禁闭的哀怨情绪。王夫之说“以乐景写哀”,一倍增其哀。 《归园里居》一诗中使用了对比手法,使诗人隐居的田园和官场构成鲜明的对比,“适俗”与“守拙”对比,通过对比生动地表达了自己回归自然、厌恶官场的心情。 小结:表现手法(表达技巧、艺术手法等) (1)表达方式 A、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B、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动静结合(以动写静、以动衬静)、远近、视听结合、色彩对比等 (2)表现手法(修辞方法): 表现手法:起兴、渲染、烘托、衬托、、虚实结合、用典、对比、欲扬先抑、以小见大、托物言志、联想、想象等。修辞方法:比喻、借代、拟人、夸张、排比、反问、互文等。 (3)篇章结构:层层深入、伏笔照应、先总后分、铺垫,卒章显志 * 诗歌鉴赏基础 3.鉴赏诗歌的形象。 诗歌形象,可以是人,可以是景,也可以是物。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塑造了与肮脏官场决裂后回到农村过田园生活的诗人形象,后两句的描写既是诗人眼前所见实景,又象征着诗人最终选择的生活道路,表现了自己高洁的操守。 一首诗中可以只有一个形象,诗《蝉》;也可以有多个形象,共同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4.鉴赏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感情一般不是平白直露的,而是含蓄的,有时甚至是隐晦曲折地加以表现的,鉴赏时需要借助于特定的意境才能把握。 5.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运用修辞、构思技巧等。 当然,诗歌鉴赏往往是多角度的综合鉴赏。如对“僧敲月下门”一句的鉴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