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六年级数学]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教学探讨.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年级数学]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教学探讨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教学探讨 刘月明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是六年级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难分析理解、最容易混淆的两个问题。也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 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将算术理论向代数理论过渡的重要部分。因此,教好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尤为重要,下面本人将自己在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教学中的理解及做法汇报如下,希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一、吃透教材,转变观念。 新教材与老教材发生了巨大变化,老教材中注重了典型示范,新教材中注重了思维拓展。例如,新教材中的解题方法淡化了用算术解题的要求,侧重于与初中知识的衔接,侧重于用代数思想解题,根据等量关系和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列出方程。而老教材注重用算数方法解题的思维习惯。因此,我们应避免穿新鞋走老路,应及早引导学生用代数思维方法解题。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解题方法更加灵活。 二、分清量率,纠错解疑。 学生在接触到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量率不分。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提前指出,一个分数既可以表示数量,也可以表示分率。表示数量的后面可带上单位名称,表示分率的不能带单位名称。如1/2吨就表示数量,而1/2是分率,是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两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 三、抓关键句,找单位“1” 学生在通读几遍应用题之后,首先找出关键句,关键句就是有分率的句子,在关键句中找出关键词,如:“是”、“占”、“比”等,设问“是谁的?”、“占谁的?”、“比谁?”,再自作回答,谁就是单位“1”。 四、的前比后,量率对应 除了上面的设问,还可以找“的”字前面的,“比”字后面的量确定单位“1”,即“的前比后”是单位“1”。找出单位“1”后要确定是否量率对应,若量率不对应,应找出量所对应的分率。 五、确定关系,从量入手 解答分数乘除法应用题要确定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其突破口就是从量入手,找出量所对应的分率,再按关系解答。 六、画线段图,辅助理解 画好线段图,是帮助分析解答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有效工具。既直观明了,又能找准关系。画线段图时要先确定单位“1”,在图上标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尤其注意量率对应。为了便于观察,将分率标在上面,将数量标在下面。这样既区分了量和率,又容易观察量率之间的关系。 七、知乘未除,多加少减 若单位“1”的量知道,就用乘法求几分之几对应的量;若单位“1”的量不知道,就用几分之几对应的量除以几分之几来求出单位“1”的量。多几分之几,对应的分率就是一加几分之几;少几分之几,对应的分率就是一减几分之几。这样,解答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就简单化了。 八、归类分析,套用数量关系式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类型较多,若不分类进行讲解,学生就容易混淆。例如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就可以用关系式:一个数÷另一个数=分率,另一个数就是单位“1”的量,另一个数就作除数。又如比多比少问题,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1/5,可列关系式:男生人数÷(1+1/5)=女生人数,或女生人数×(1+1/5)=男生人数。套用关系式较容易理解。另外,在列方程解答时,可让学生宁列乘法不列除法,宁列标准式,不列演变式。再如下面两个关系式:量和÷ 分率和=单位“1’’的量。量差÷分率差=单位“1”量。知道量和或量差求单位“1’’的量,套用关系式就简单多了。 九、抓优补差,分层教学。 教学中要全面摸清学生底子,对优生的提问可适当增加难度。对学困生要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理解,让学困生不能产生压力,丧失信心。课堂训练与做业布置可分类安排,多表扬少指责。还可以在班内进行优差互补,帮扶学困生及早转化。 十、优化课堂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乐趣。 在教学中,要让课堂生活化,举例要贴近生活,贴近现实,也可把本班学生和老师编排在应用题中,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多给学生交流,探讨的机会,多训练少讲解。尽量让学生来总结,使课堂变得生动、活跃。 以上是本人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2011.10.1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