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10 第十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哲学]10 第十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

第十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 一、斯大林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 苏联模式是指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形成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式、道路,是社会主义在苏联的具体实现形式。包括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以及制度、体制,这些内容既反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共同规律,又反映了苏联在具体历史条件下实现社会主义的特殊形式,即社会主义的特殊性。 从1928年10月到1939年12月,苏联完成第一、第二两个五年计划。由于消灭了城乡资本主义,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制度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于消灭了所有的剥削阶级,剩下的只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苏联已经成为一个工业——农业国,苏联的社会经济状况和生产力发生了重大的变化。1936年12月,苏联制定和颁布了新宪法。这部社会主义宪法,不仅规定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而且具体规定了苏联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和政治运行机制。苏联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标志着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形成。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首先,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时期,正是苏联处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苏联所在的复杂而险峻的环境,促使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十月革命胜利后,为了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之中,帝国主义纠合了14个国家,与俄国国内的反革命势力一起,反动了大规模的武装干涉和叛乱。面临帝国主义包围和入侵的形势,为了打退帝国主义的进攻,粉碎反革命势力的叛乱,巩固苏维埃政权,苏联不得不尽快建成工业强国,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任务提到了首要地位。 其次,这一时期,苏联党内发生的关于社会主义前途的争论。对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1920年后,列宁逐渐形成了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的思想。由于斯大林、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认识上的差异,不可避免的导致了党内的论战。斯大林批驳了托洛茨基不相信苏联用自己的力量建成社会主义的说法,批判了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新反对派关于“没有西方革命的支持经济落后的俄国不能建成社会主义”的观点。在党内论战中,斯大林进一步阐释了列宁晚年提出的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斯大林认为,在政治领域,苏联的资产阶级早已失败,在经济领域,苏联的资产阶级正在被战胜,苏联已经建成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再次,这一时期,苏联国内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发展也促使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形成。苏联从沙俄继承下来的经济遗产是十分落后的。1913年俄国工业总产值只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2.6%,相当于美国的6.9%。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又使俄国的工业下降了36%。除资本主义工业外,农村是封建统治下的极其落后的小农经济。苏联必须集中力量发展工业,尤其是建设重工业,同时,为实现工业化要大力推进农业集体化。斯大林认为,由于苏联社会主义国家本质的决定。苏联不能走资本主义靠巨额借款和掠夺他国的工业化道路,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只能靠自己的力量,自力更生。 斯大林在具体分析当时苏联具体状况的基础上,在国民经济得以恢复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全力推进工业化和集体化。一方面,采取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既能保证强大国防,又能改造整个国民经济的物质技术基础的方针。另一方面,也采取了限制、排挤资本主义成分的办法,确立社会主义经济的统治地位。通过对国民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国家高度集中使用有限的经济资源,对经济实践产生的问题用加强行政控制的办法来解决。逐步形成了中央高度集权、排斥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雏形。 在1930年,联共(布)十六大上,斯大林勾画了苏联的经济制度及体制的基本轮廓。(1)它是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政权已经被推翻,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政权已经建立;(2)生产资料已经从资本家那里夺过来并转化为工人阶级和劳动农民群众所有;(3)生产的发展所服从的不是竞争和保证资本主义利润的原则,而是计划领导和不断提高劳动者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原则;(4)国民收入的分配不是为了保证剥削阶级的寄生生活和发财致富,而是为了不断提高工农的物质生活和扩大城乡社会主义生产;(5)劳动者的物质生活状况的不断改善和劳动者的需求(购买力)的不断增长,成为扩大生产的日益增长的源泉,保证劳动者免遭生产过剩的危机,免受失业增长的痛苦和贫困的痛苦;(6)工人阶级和劳动农民是国家的主人,他们不是为资本家而是为自己工作。 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特点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说法,通常包含两重含义:一是指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这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是体现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本质的联系,是社会主义经济形态所特有的,而与其他社会经济形态相区别的根本的东西。二是指社会主义社会具体的政治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是日常社会经济中发生的关系,反映的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制度特点的要求。他们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社会基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