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品德形成与培养概要.ppt

  1.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品德形成与培养概要

品德形成与培养 一、品德的概述及其结构 二、品德的认知发展理论 1、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论 认知发展论的品德理论 基本思想:儿童的道德发展是认知发展的一部分,因而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与道德判断能力可以看作是一种蕴涵关系。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与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相平行,儿童道德发展的进程可以在他们的认知发展中找到根据。 1、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论 儿童道德认识的发展阶段 (1)自我中心主义(2~5岁) (2)权威阶段(6~8岁) (3)可逆阶段(8~10岁) (4)公正阶段(11~12岁) 研究方法:间接故事法 儿童道德认知发展规律:从他律发展到自律 (1)从单纯的规则到真正意义的准则 (2)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 (3)从服从的公正到平等和公道的公正 (4)从抵罪性惩罚到报应性惩罚 2、科尔伯格(Kohlberg)道德发展阶段论 (1)基本观点 科尔伯格继承并发展了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把儿童的道德发展看成是整个认知发展的一部分,认为儿童的道德成熟过程就是道德认识的发展过程。 海因茨偷药 欧洲有个妇女患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一种药能治好,是本城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的。这种药造价昂贵,要200元,而药剂师索价要2000元。妇女的丈夫海因茨尽全力只借到1000元。无奈,只好恳请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或允许赊欠。但药剂师拒绝了,并说发明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海因茨走投无路,只好在夜间偷走了药。海因茨应不应该偷药?法官该不该判海因茨的罪?为什么? 海因茨撬门进入药店,他偷到了药,给他妻子服用。第二天的报纸上就刊登了一则偷窃消息。布朗先生是一位警官,他认识海因茨。他想起曾看见海因茨从药店跑出来,意识到偷药的人就是海因茨。布朗先生想他是否应该告发海因茨是盗贼。布朗先生应该告发海因茨吗?为什么? 1、前习俗水平(0-9岁) 依据行为的具体结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 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定向 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好是坏,他们服从权威的规则只是为 了免遭惩罚。 第二阶段:朴素的利己主义定向 以满足个人需要和个人利益作为行为的准则,凡是对自己有利的就是好的。 2、习俗水平(9-15岁) 依据行为是否有利于维持习俗秩序,是否符合社会的希望和要求。 第三阶段:好孩子定向 儿童心目中的行为就是能取悦于人,对别人有帮助或为别人所赞赏的行为。 第四阶段:维护权威与社会秩序的定向 儿童注意的中心是维护社会秩序和权威,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承担社 会的义务和责任,遵纪守法。 3、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 摆脱外在因素,履行自己选择的道德标准。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 认为社会道德、法律和习俗都不过是些社会契约,当然可以改变,不同意单纯以规则来衡量人们的行为。 第六阶段:普遍的道德原则定向 评价行为不仅要考虑法律的准则,更重要的还要考虑更本质的道德原则。 三、品德培养的策略 (一)晓之以理,提高认识 1、价值澄清:1966,拉斯(l.Raths)、哈明(M.Harmin)、西蒙(S.Simon) 价值澄清所采用的形式是使学生在他们的直接生活中思考一些价值选择途径,同时使他们对学校生活的周围人产生积极的态度。 三、品德培养的策略 1、价值澄清:三个部分七个子过程 第一个部分是选择: ①自由地选择。如让学生思考“你认为你是从什么时候第一次产生这一想法的?” ②从可选择的范围内选择。如让学生思考“在你产生之一想法之前,你常考虑其他什么事情?” ③对每一可选择途径的后果加以充分考虑后的选择。如让学生考虑每一可选择途径(想法)的后果将会怎样? 三、品德培养的策略 1、价值澄清:三个部分七个子过程 第二个部分是赞赏: ④喜欢这一选择并感到满足。如让学生考虑“你为这一选择感到高兴吗?” ⑤愿意公开承认这一选择。如让学生回答“你会把你知道的选择途径告诉你的同学吗?” 三、品德培养的策略 1、价值澄清:三个部分七个子过程 第三部分是行动: ⑥按这一选择行事。如教师对学生说“我知道你赞成什么了。现在你能为它作些什么吗?要我帮忙吗?” 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加以重复。如教师问学生“你知道这一途径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吗?” 三、品德培养的策略 2、恰当地运用单面论据、双面论据 霍夫兰德(C.L.Hovland): 低年级学生:正面论据 高年级学生:正反两方面的论据 学生对有关观点的认同程度:认同程度低,正反两方面证据,认同程度高,单面证据。 三、品德培养的策略 3、小组道德讨论:布莱特(M.Blatt)1973 通过对假设性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