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中36-1地质建模.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绥中36-1地质建模

* 绥中36-1储层三维地质建模 绥中36-1储层三维地质建模 工区位置及边界 包括A、B、C、J 平台所有探井及开发井及部分D、E平台井,共132口 工区边界如图中黑线所示 井震结合储层地质模式及沉积特征研究 小层划分及精细对比,地层框架建模 沉积微相划分及储层砂体框架模型 相控储层物性建模 地质模型储量计算 数值模拟网格设计及地质模型粗化 汇报内容 井震结合储层地质模式及沉积特征研究 充分利用一体化建模软件的资料信息集成化功能,综合地震、测井、地质各方面信息和数据进行精细的观测和分析,建立储层地质模式,对工区进行沉积特征研究,得到有关储层沉积的概念模式,在沉积模式的指导下建立准确的地层框架,在等时框架内进行精细的小层对比与沉积微相研究。 根据地震的反射特征观察到沿沉积方向,地层厚度有明显的增厚现象,因此在地层对比中采用以旋回对比结合地层厚度变化趋势及井震结合的对比方法。 结合井上电性旋回特征,与地震反射特征建立地层格架,确定砂体叠置关系。 根据SZ36-1油田四级旋回特征与地震反射特征,将油藏划分为六个等时的地层框架,为下一步精细小层对比提供可靠的依据 II油组旋回特征(相当于五级) 原对比方案第13层 井震结合根据旋回对比建立准确的地层框架(一) 井震结合根据旋回对比建立准确的地层框架(一) II3层 II5层 13层 井震结合根据旋回对比建立准确的地层框架(二) 井震结合根据旋回对比建立准确的地层框架(二)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为指导、采用逐级旋回对比结合地层厚度变化趋势与地震反射特征划分等时地层框架,解决了以往地层对比中大层穿时或串层的问题。建立的地层框架与地震反射特征一致。 井震结合根据旋回对比建立准确的地层框架(三) 小层划分及精细对比与地层框架建模 考虑到湖相三角洲储层沉积的特点,小层精细对比,采用旋回对比,分级控制,结合等时地层框架约束的方法。单砂体对比时,充分考虑砂体的沉积特征,根据岩电相同或相似性,采用微相展布控制的对比方法,同时尽可能考虑油砂体的油水关系不能出现矛盾。f1,f7,f8 not use 原对比方案只划分了14个层,夹隔层未分开,满足不了油藏工程深入研究的需要。因此本次建模重点是精细描述小层及其夹隔层的分布,通过小层划分及精细对比,建立了精细分层的多井模型 SZ36-1 地层细分对比,共细分对比45层,其中对比细分后小层25个,夹隔层20个。 在小层细分对比过程中,调整断点若干个,使得断层附近井的地层对比更趋与合理。 1466 1500 Ⅰ E6 1432 1435 Ⅰ A15 1571 x Ⅱ C17 1530 x I C12 钻遇深度 (TVD)m 钻遇深度(TVD)m 钻遇 层位 井 号 新增2口井断点解释,搞清了小层间的连通关系 新增2口井断点解释,搞清了小层间的连通关系 构造建模 层面网格化 断层模拟 地层建模 地层框架模型 地层框架模型 模型精度 平面网格步长:30米 垂向网格步长:1米 等时地层框架(相当于大层) 细分层地层框架(小层或单层) 地层框架模型 沉积微相解释 (1)、目的 将储层按成因微相进行划分,有利于定量描述主要渗流单元。 依据单井微相的解释成果,可编制对科研和生产有应用价值的沉积微相图。 为井间储层物性参数的预测提供约束条件(相控岩石物性模拟) (2)、成果 储层砂体以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主,河口砂坝与席状砂次之。 小层沉积微相分布图。 沉积微相划分及储层砂体框架模型 沉积微相划分及储层砂体框架模型 沉积微相及砂体 的平面展布规律 砂体微相以水下河道微相、河口坝微相为主,物源方向主要是西北,小层平面相变化快,不同的沉积微相控制不同的储层物性分布。 沉积微相划分及储层砂体框架模型 沉积微相划分及储层砂体框架模型 沉积微相划分及储层砂体框架模型 沉积微相划分及储层砂体框架模型 沉积微相划分及储层砂体框架模型 沉积微相划分及储层砂体框架模型 * * * 储集物性分布规律是储层非均质性的直接反映,具有结构性,又具有随机性。同时绥中36-1油田储层物性主要受到沉积微相的控制,统计表明,各微相之间渗透率则存在较大的差异,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储层的渗透率较高,天然堤、远砂坝和滨外坝储层的渗透率相对较低。从模型显示的结果来看,绥中36-1油田平面与纵向上物性差异较大,非均质性较强;由于沉积微相对储层的控制比较明显,其物性变化具有一定的方向性;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的渗透率较高,天然堤、远砂坝、滨外坝等微相的渗透率较低;另外,在同一微相内(如水下分流河道),储集物性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为了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沉积微相控制的储层物性建模,在建立沉积微相模型后,分析了各小层孔隙度、渗透率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