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二课题申请指南.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二课题申请指南

附件1: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二)》 课题申请指南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 二○○六年十月 一、指南说明 本项目将采用碳十四测年方法对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间中国文明形成与早期发展的各主要文化区的考古学文化分期进行绝对年代测定,建立探讨中国文明形成阶段不同区域间的可比性年代尺标和可靠的年代学基础,并开展碳十四测年关键技术的研究,建立碳十四测年样品的相关规范;采用地球科学相关学科与考古学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辽河流域的环境变迁状况,深入探讨区域环境变化对于人口、族群、生业变化的影响,进而阐释环境变化与文明形成与早期发展的相互关系;对位于黄河、长江及辽河流域出土的动植物遗存、人工遗物及相关遗迹采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研究不同时期和地区的经济、技术发展状况并探讨其在中国文明产生与早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在深入探讨中原地区的文明形成与早期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结构与精神文化的基础上,进而将研究范围扩大到黄河上游和下游、长江、辽河流域等参与中国文明化进程的其它地区,探讨其社会结构演变所表现出的文明化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精神文化的发展与变化,梳理出各地区文明进程中社会结构与精神文化的多元化特征。本项目共设置4个课题方向: 课题1. 3500BC-1500BC中国文明形成与早期发展阶段的考古学文化谱系年代研究 课题2. 3500BC-1500BC中国文明形成与早期发展阶段的环境研究 课题3. 3500BC-1500BC中国文明形成与早期发展阶段的技术与经济研究 课题4. 3500-1500BC中国文明形成与早期发展阶段的社会与精神文化研究 项目实施年限 :2006年~2008年12月。 二、课题内容 课题一:3500BC-1500BC中国文明形成与早期发展阶段的考古学文化谱系年代研究 (一)主要研究内容 通过碳十四实验室制样本底和测量本底的研究,考察实验室制样过程中去污染的问题,仪器稳定性问题和加速器质谱碳氢剥离问题;通过使用平行样、标准物质、盲样等进行实验室内部和实验室之间的自检和比对,提高质量监控;在已有的“区系类型”研究的基础上,确定重点地区的考古学文化作为研究对象;从各重点研究对象选择合格的碳十四测年标本,完成碳十四精确测量工作,并进行δ13C校正、树轮校正和系列样品拟合研究等,最后得到高精度的日历年代数据;以中原文化的发展脉络为主导,开展黄河下游、长江中下游地区与中原文化发展互动密切相关的考古学文化谱系和年代学研究;初步建立碳十四测年样品采集的操作规范;将区域之间考古学文化的相对年代序列和碳十四年代序列进行整合研究,以建立中国文明形成和早期发展这一关键历史时段的时空框架。 本课题分如下4个方面展开: 1.3500BC-2500BC中原地区考古学文化谱系年代框架 2.3500BC-1500BC黄河下游区域考古学文化谱系年代框架 3.3500BC-1500BC长江中游区域考古学文化谱系年代框架 4.3500BC-1500BC长江下游区域考古学文化谱系年代框架 (二)主要考核指标 1.3500BC-2500BC中原地区考古学文化谱系年代框架 2.3500BC-1500BC黄河下游区域考古学文化谱系年代框架 3.3500BC-1500BC长江中游区域考古学文化谱系年代框架 4.3500BC-1500BC长江下游区域考古学文化谱系年代框架 5.建立1-2项测年技术规范 (三)课题经费: 拟安排国家支撑计划经费500万元。 (四)课题申请条件及要求 课题申报单位具有良好的前期研究基础,为国内领先的碳十四分析检测机构,过去5年内曾承担过省部级以上(含)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研项目,课题申报鼓励与国际相关领域的科研机构协作及国内合作。 课题二:3500BC-1500BC中国文明形成与早期发展阶段的环境研究 (一)主要研究内容 利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手段,如地貌与第四纪调查、孢粉分析、植硅石分析、植物残体和炭屑鉴定、树木年轮分析、动物群鉴定、粒度分析、磁化率分析、黏土矿物分析、地球化学分析、同位素分析、土壤微结构分析等方法,研究文明形成与早期发展阶段的区域地貌、气候、生物、土壤、水文等环境要素的演变,并进一步探索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间,甘青地区、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与中原地区气候变化的共性和差异及其对区域经济形态发展的影响;探索诸如地震、洪水等突发性灾难事件对黄河流域古人类活动的影响;探索长江中下游地区河湖演化、海平面变化等过程对古文化发展的影响;探索自然环境在中原地区与其它文明起源中心的文明化进程中的不同作用,并进而总结自然环境及其演变与中国文明产生和早期发展的关系。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