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川大考研- 中国刑法重点知识
刑法重点知识整理
本知识仍显繁琐,编题要总结归纳出考点
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所谓广义刑法是指规定犯罪与刑罚的一切形式的法律规定,包括:刑法典、单行刑事法规、其他非刑事法规中一些有关犯罪、刑事责任或刑罚的规定。刑法是掌握国家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是一种国家意志。
刑法作为法律中的一个部门,同其他法律部门相比,主要有以下几具特点:一、调整的对象和范围的特殊性;二、任务和实现任务方法的特殊性;三、强制程度的严厉性。
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体现刑法的性质和任务,贯穿于刑法始终的指导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的基本准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刑法平等原则和罪刑相适应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涵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适用刑法平等原则的内涵:一方面,指对任何人,只要没有违反刑法,没有构成犯罪,都应当平等地受到刑法的保护;另一方面,指对具体人,只要违反刑法,构成犯罪,就应当平等地适用刑法,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而不允许任何人违法犯罪而不受法律追究。适用刑法原则司法上的表现为:定罪上的平等、量刑上的平等、行刑上的平等。
罪刑相适应原则是指对犯罪分子量刑时,应使其所犯罪行与应承担的刑事责任大小相适应。罪刑相适应原则的立法表现:科学严密的刑罚体系、区别对等的处罚原则、轻重不同的量刑幅度。
刑法的适用范围也称刑法的效力范围,是指刑法在空间、时间上的羁束力。其中刑法的空间效力是指刑法在空间上对哪些人、哪些地域适用;刑法的时间效力是指刑法何时生效、失效以及对其生效前的行为是否有溯及力。
刑事管辖的原则:属地原则、属人原则、保护原则、普遍原则、折衷原则。(具体内容见书上)
刑法的空间适用范围:1、领土、领海、领空;2、我国的船舶、航空器;3、我国驻外使领馆犯罪。
特别规定:1、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2、民族自治地方制定变通或补充规定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施行;3、特别刑法的规定,新法优于旧法适用;4、港澳不适用。
刑法的溯及力及从旧兼从轻原则的。见P28。
犯罪是触犯刑法、具有刑事违法性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
犯罪的基本特征: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事处罚性。
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某种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主观和客观要件的总和。犯罪构成要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
犯罪主体是实施了犯罪行为,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人和单位,包括: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了犯罪行为的自然人,以及实施了犯罪行为的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单位。
犯罪主观方面,就是犯罪主体对自己的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及其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犯罪客体是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犯罪客观方面是指刑法所规定的、构成犯罪在客观上必须具备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和由这种行为所引起的危害社会的结果(刑法规定的构成犯罪在客观活动方面所必须具备的条件。)犯罪客观要件分为必要要件: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危害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选择要件:时间、地点、方法等。
犯罪对象是犯罪行为所直接作用的物或人。
作为,就是指行为人用积极的动作来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所谓不作为,就是指行为人有义务花并且能够实行某种行为,消极地去履行这种义务,因而造成严重的危害后果的行为。刑法上的不作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行为有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义务。(这是构成不作为的前提)。这种特定义务是行为人在特定的社会关系领域,基于特定的事实和条件而产生法律上的义务,来源有:
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
职务上或者业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
由行为人已经实施的行为所产生的义务。
行为人有可能履行这种特定义务,即能够履行而不履行。
行为人不履行特定而引起危害社会的结果。
认定不作为时,关键是判明行为人有无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义务。
不作为分为纯正的不作为和不纯正的不作为。纯正的不作为是刑法规定只能以不作为构成犯罪的不作为。不纯正的不作为是以实施既可以以作为形式构成,也可以以不作为形式构成的犯罪的不作为。如故意杀人既可以用刀将人杀死,又可以用不给饭吃的方式将其饿死。
在过失犯罪中,将实际造成一定程度的物质性危害结果作为构成犯罪的必要条件。
自然人成为犯罪主体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是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自然人;
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的人;
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单位犯罪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单位实施的犯罪行为必须是我国法律明文禁止单位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单位犯罪的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社会团体;
单位犯罪,目的是为该单位谋取非法利益,并且单位犯罪的实施必须与单位的工作或业务相联系。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刑法上规定的应当自己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刑事责任年龄分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中国毛绒玩具市场深度调查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docx
- DBJ50_T-194-2014:设施栽培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pdf
- 和成 智慧型AF889(L)免治沖洗马桶座 说明书.pdf
- 【河南江西新疆卷】江西省河南省新疆三省2025届G20示范高中12月高三联考(12.19-12.20)数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pdf
- 角膜常见疾病护理.pptx VIP
- 2025届广西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数学试题 (解析版).docx
- 氢气竖炉直接还原炼铁新工艺.pdf
- 《毛概论》试题库及答案.pdf VIP
- 毛概论试题库..doc VIP
- 23版概论专题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