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优秀实用)概要
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 教学目的 1.指导解题方略,掌握推断文言文实词词义的基本方法。 2.学会知识迁移,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推断文言文实词词义的基本方法。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是古代文阅读中每年必考的考点之一。 “常见”,这是规定的考查范围,实词一般为120个。 “在文中”,强调的是根据具体语境来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其含义或用法。 今天复习推断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一些方法。 第一组: ①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②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③金就砺则利 ④振长策而御宇内 方法阐释: “贝”与钱财有关; “田”与田地或耕作有关; “石”与石头或坚硬有关; “”与竹子有关; 方法阐释: “策”字的本义是竹制马鞭(“鞭策”一词中,“鞭”是皮鞭,“策”是竹鞭)。 “朿”( cì)旁,是带刺的植物。 如果单看“政”字,还带有文治的可能; “政”“策”连用,则透露了中国传统政治“表儒实法”的专制本色:在先人们看来,管理人民就像牧牛牧马,要想让人民走上正道,要想让国家步入正轨,离不开鞭子,离不开武力。 第二组: ①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②赢粮而景从 ③秦王方还柱走 ④卒起不意 方法阐释: 文言文中有许多通假字,通假字与本字的读音往往是相同或是相近的,当根据本字的义项无法讲通时,我们可以运用声旁找到通假关系,去推断词义。 第三组: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②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③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方法阐释: 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等并列结构较多,在对称的句式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词性相同,意义相同、相近或者相反、相对,利用这一点可以求得词语正确的解释。 第四组: ①将军身披坚执锐 ②范增数目项王 ③左右欲刃相如 方法阐释: 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以及词语的搭配,可推断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词义。 第五组: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②相如因持璧却立。 ③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方法阐释: 高考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或者我们熟悉的成语、词语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 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已有知识举一反三,来确定试题中的实词词义。 第六组: ①未穷青之技 ②自谓尽之 ③饯于郊衢 ④饯于郊衢 ⑤薛潭乃谢 ⑥求反 方法阐释: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把握一个实词的含义,绝不能离开它生存的语境,有时上下文之间存在着照应、解释或暗示关系,这恰恰是我们要寻找的钥匙。高考中的第一道题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文言实词,可以用代入法验证实词解释的正确与否。 内部语境: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 外部语境:上下文的语言环境。 ①字形推断法 ②通假推断法 ③结构推断法 ④语法推断法 ⑤联想推断法 ⑥语境推断法 1.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 2.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 3.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 4.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5.众皆伏泰之义 6.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 7.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 8.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9.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10.妻马氏,解衣更母湿衣,奉糜食母,抱衾寝母 11. 经年岁,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多之 12.至是乃杜绝交游,馈遗秋毫无所受 13.素与郭善,登门造访。 14.城之不拔者二耳。 15.孙膑期曰:“暮见火举而齐发。” 以上几种方法并不是完全割裂的,可综合运用,对同一道题目而言,也可用不同的方法来解答。 多掌握几种方法技巧,在解答文言实词题时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能提高解题的速度和正确率。 若能就此平时有意识地结合课本进行操练,做到熟能生巧,在未来的高考竞技场上就不会“茫无头绪,手足无措”了。 阅读2013年普通高考语文(山东卷)文言文并完成相关练习。 * * 课堂精讲精练 课堂精讲精练 字形推断法 ①财物 ②田地 ③磨刀石 ④马鞭子 课堂精讲精练 “忄”与内心活动有关; “纟”与丝织品有关; “饣”与食物或吃有关; “辶”与行走、行动有关; “刂”与刀或使用刀有关; “王”与玉有关 课堂精讲精练 课堂精讲精练 通假推断法 ①通“早” ②通“影”,像影子一样 ③通“环”,环绕 ④通“猝”,突然 课堂精讲精练 课堂精讲精练 结构推断法 (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 ①被任用 ②攻破 ③尽,竭尽 课堂精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