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文言实词教师版概要.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实词教师版概要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用法 文言文阅读(2015江苏卷 18分) 欧阳伯和墓志铭 张耒 ? 君欧阳氏,讳发,字伯和,庐陵人,太子少师文忠公讳修之长子也。为人纯实不欺、内外如一,淡薄无嗜好,而笃志好礼,刻苦于学。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是时文忠公已贵,君年十有五,师事瑗,恂恂惟谨,又尽能传授古乐钟律之说。 既长,益学问,不治科举文词,独探古始立论议,自书契以来至今,君臣世系、制度文物,旁至天文地理,无所不学。其学不务为抄掠应目前,必刮剖根本见终始,论次使族分部列,考之必得,得之必可用也。呜呼!其志亦大矣。然其与人不苟合,论事是是非非,遇权贵不少屈下,要必申其意,用是亦不肯轻试其所有,而人亦罕能知君者,而君之死也,今眉山苏公子瞻哭之,以为君得文忠之学,汉伯喈、晋茂先之徒也。 君为殿中丞时,曹太后崩,诏定皇曾孙服制。礼官陈公襄疑未决,方赴临,召君问其制,君从容为言,襄即奏用之。是时,方下司天监讨论古占书是否同异,折中为天文书,久未就,而襄方总监事,即荐君刊修。君为推考是非,取舍比次,书成,诏藏太史局。 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其著书有《古今系谱图》《国朝二府年表》《年号录》,其未成者尚数十篇。 夫人吴氏,故丞相正宪公充之女,封寿安县君。男一人,曰宪,滑州韦城县主簿。女七人。元祐四年十一月甲子,葬君郑州新郑县旌贤乡刘村文忠公之兆,而宪来求铭。 (选自《张耒集》,有删节)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人纯实不欺 欺:欺骗  B.不治科举文词 治:研究 C.要必申其意  申:施展  D.召君问其制  问:询问 【答案】C【解析】据语境,“遇权贵不少屈下,要必申其意”中“申”为动词,释为“陈述、说明”。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 译文:胡瑗掌管太学,人称大儒,用法度检点约束士人,他的学生很少能跟从他。 ⑵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 译文:欧阳发担任官职无论大小,都不草率简略,创立的东西,后来的人不能更改。 【解析】第⑴句中“检束”“少”“从”是翻译中的难点,第⑵句中“治官”(往往会译成“治理官员”)“无”“苟简”是翻译中的难点。 【评价】翻译仍是常规题,亦考查了多年,应该说人们在文言文上有了很深的积淀,因为它的确能给人们带来不小的文化素养。 【学习目标】 了解考点,理解考纲。 掌握高考常考巧记本义,紧扣语境,正确理解一词多义了解词义演变特点,重点掌握古今同形异义词 找规律、析特点,掌握词类活用依据条件,判断通假 《考试说明》对这一考点的要求是什么?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如何理解考点中的“常见”和“在文中的含义”? 所谓“常见”,是指实词在文章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其范围包括文言文中的常用字和次常用字,主要包括《考试说明》中所举的120个实词,还包括初、高中课本及学生尚未接触到的传世名篇中经常出现的实词。 在文中的含义,是指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文言实词,有的因多音多义而难以确定,有的因古今异义而容易混淆,还有的因词类活用而意义发生临时改变,因而需要根据特定的语境准确指出实词的含义。 高考文言实词在命题上有什么特点? 立足于常见常用,既包括《考试说明》规定的120个实词,又包括教材文言文中出现的实词。 注重与教材的联系,所考的实词基本都能在教材中找到例句或词义。 考查形式有明考和暗考两种。 明考题型为选择题,即将四个句子中的加点词语加以解释,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暗考就是不单独设题,而是结合语句理解、信息筛选、分析概括和句子翻译等来考查考生对文中实词的掌握情况。依据条件,判断通假 整合点拨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对于它,除靠平时积累外,还要依据通假条件,判断该字是否通假。这两个条件为: ①通假字自身特点a.读音相通(有些字因语音演变今天已看不出相通了),b.字形相似; ②语境条件,在具体句子中,当某个字用它的本义、引申义等义项都讲不通时,就可以考虑通假。 即时小练  巧记本义,紧扣语境,正确理解一词多义 整合点拨 文言实词一词多义是个普遍现象,有的词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义项,这给掌握多义实词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对常见常用的多义词,要了解多义词的意义衍变分化的规律和特点,它往往以其本义为基础引申出其他义项,众多义项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识记多义词,一定要找出其本义(工具书中一般列为第一条)或基本义项,寻求众多义项之间的关联。 即时小练 1..亡 义项:①逃亡;②逃亡到国外;③出外,不在;④失去,丢失;⑤灭亡,死亡;⑥通“忘”,忘记;⑦通“无”,没有;⑧通“无”,不;⑨逃跑的人;⑩通“无”,无论。 例句: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