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换个方向守护
换个方向守护
秋风蛰伏一季再次拂面,而同时,一股学术与思想的风潮也吹入了川大江安秋日的校园……
强势民族主义——自强?自卑?
10月8日晚7点整,一场以“站在‘反求诸己’的角度上看中国现今的民族主义“为中心思想的历史文化讲座在四川大学江安水上报告厅开讲。
主讲人王东杰教授,系我校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专门史专业中国思想文化史方面和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的研究工作,此次讲座更是从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角度深刻剖析了时下日益高涨的强势民族主义情结。
“这样的强势民族主义,令人担忧!”王教授开门见山地提出观点,“民族主义本身应该是一种正面的建设性力量,而如果我们没有正确地对它加以约束,则会使其丧失理智,演化为一种危险的力量。”这样掷地有声而又带有警示性的言辞,使在场的同学们陷入深深的思考。
从理论的层面上看,强势民族主义总是将本民族的价值观与民族理想看作一种普适价值,似乎总在试图将自己民族的价值理念强加于其他各国。而在当代的中国,究竟又为何会产生这样一种思想状态?对此,王教授也阐述了他的看法:“强势民族主义的产生与近代中国经历的屈辱史不无关系。”
鸦片战争,帝国主义列强以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长期封闭的国门,但同时也为当时早已落后于世界大潮的中国带来了巨大的伤痛。那段满目疮痍的历史已经成为中国国民记忆中一道难以愈合的伤口,直到现在还隐隐作痛,而强势民族主义的出现和蔓延似乎可以理解为国人自卫心里牵引下一种自愈的方式。
曾经的屈辱史使中国一度失去了大国心态,无力再去摆出“天朝上国”的姿态俯瞰世界,其间的心理落差可想而知,也许就是从那时开始,自卑与恐惧的种子开始从中华民族的心路上发芽。尽管后来的中国,凭借顽强的民族精神和正确的革命路线方针逐渐恢复了元气,现在也发展成了一个在世界经济、政治与文化战略力量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新世纪强国,但是,那种因曾经收到挫伤而产生的警惕、自卑的情绪却仍根植于国人心中,像一根敏感的神经,一触即痛。
也许一些人会认为强势民族主义的高涨是我们民族意识增强的表现,可是,这样偏激的民族情绪真的能够反映一种积极正确的民族意识吗?我们的强势真的源自于自信自强的心态吗?还是说,只是那根敏感的神经被刺激后强烈痛感的发泄?
王教授有这样一句话:“自负有时源于自卑,真正的自信往往表现出来的是谦卑。”
中国需要强大,更需要谦卑,而后者往往更难做到。
有所不得,“反求诸己”
王教授在讲座中强调的另一个核心就是看待民族主义的角度问题——“反求诸己”。
这句话出自《孟子》,本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特征内涵的体现。2007年的韩国《文化日报》就曾把“反求诸己”作为代表韩国2007年社会期许的词语,这无疑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王教授指出,面对中国当前民族主义的现状,我们正是应当以“反求诸己”的视角去看待和剖析。
《孟子·离娄章句上》中记:“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孔子亦云:“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可以说,这种“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的思想理念是贯穿儒家思想的精髓。从古至今,由今溯古,现实和经验告诉我们,遇到“有所求而无所得”的境况时,这种反思反省反求于己的思路是明智的。也正是因为这样,许多圣哲先贤将其奉为箴言,遵循这种“自省”的处事态度去修身,去齐家,去治国,去匡扶天下,结果往往也是水到渠成。
可是,在当今的中国,这样的行为方式却在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遇事遇人,我们总是习惯性的抱怨、推诿、指责,却不会习惯性的自视、反省、求诸己。缺少一种自我检讨自我审视的勇气,总是从固化的思维方式中寻求一种寄托于客观外在的解决办法,这已经成为大多数人意识品质上的缺失。
王教授谈到:“现如今,‘反求诸己’的品质正在成为一种稀有资源,甚至有更多人是在逐渐丧失这种能力。”从这个角度去解读中国现今的强势民族主义,似乎可以更深层的看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当我们的民族情感受到伤害,当我们的民族尊严遭到挑战,我们最自然最直接的反应往往是暴跳如雷怒发冲冠,然后慷慨激昂地痛斥指责。但是,我们是否有站在另一个方向试想一下?为什么我们可以如此强势地以自己的民族主义去秉持自己的民族情感,捍卫自己的民族尊严,却不允许其他民族站在他们的民族主义立场上说话?当然,我并不否认某些事件的特殊性以及一些确实存在的恶劣现象,这里只是站在理论的层面上讲,当我们面对其他国家或是民族的责难和非议时,不应仅仅停留在反抗和批驳上,而应首先换位思考,接下来更重要的是——“反求诸己”,平心而论,并建立一种在自我身上寻求问题的思路和勇气。
就像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教授裘锡圭说的那样:“如果我们能做到‘反求诸己’,既尊重别人,也尊重自己,我们就一定会得到各国人民的尊重。
换个方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