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章-劳动关系的历史和制度背景.pptVIP

3第三章-劳动关系的历史和制度背景.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第三章-劳动关系的历史和制度背景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程延园教授 第三章 劳动关系的历史和制度背景 本章内容 第一节 早期工业化时代的劳动关系 第二节 管理时代的劳动关系 第三节 冲突的制度化 第四节 成熟的劳动关系 第五节 新的矛盾和问题 第一节 早期工业化时代的劳动关系 一、时代背景 二、斯密的管理思想 三、早期工业化时代的劳动关系 四、该时期劳动关系的特点 一、时代背景 产业革命 工业生产逐渐取代农业生产而占据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市场经济取代了小农经济,社会结构日益复杂化。 在资本主义早期,资本主义处于原始积累阶段,对内表现为对本国劳动者的剥削,对外表现为在殖民地的掠夺。这使劳动者具备了成为工人阶级的基本条件。 二、斯密的管理思想 斯密认为,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各国人民每年消费的一切用品来源于本国人民每年的劳动,劳动创造的价值是利润的源泉,工资越低,利润就越高;反之工资越高,利润就会越低。 斯密主张以市场“看不见的手”来自动调整市场供求,政府仅仅作为看门人,不干涉市场的供求和经济的发展。在政府不干涉政策的影响下,雇主具有了相当大的雇佣、使用和解雇员工的权力。 三、早期工业化时代的劳动关系 雇主对工人的剥削是残酷的。 各国政府普遍信奉古典主义“自由竞争”理论,认为市场是最有效率的。政府不干预劳资关系,完全交由劳动力市场自动调节。 西欧和美国产生了早期的工会。 雇主对工人组织进行了激烈的抵制,各国的立法都禁止工人结社、罢工和示威。 四、该时期劳动关系的特点 激烈的对抗,劳动关系处于不稳定和直接对立之中。 资方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政府在表面上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对于劳资纠纷采取不干预的方式,然而实际上,政府的立法和政策倾向于雇主一方。 第二节 管理时代的劳动关系 一、时代背景 二、科学管理理论 三、该时期的劳动关系 四、该时期劳动关系的特点 一、时代背景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资本主义经济开始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 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从19世纪中期开始、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达到高潮的第二次技术革命。 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为少数大资本家的联合和实行垄断创造了条件。 新技术革命也带来了生产组织的变革。 二、科学管理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 :弗雷德里克·泰勒 理论内容:以提高生产率为目标,以科学管理方法代替传统的经验管理,提出通过建立各种明确的规定、条例、标准,使一切科学化、制度化,是提高管理效能的关键。 影响: 管理的改进不但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也为工人创造了更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 流水线式的生产和泰勒制也成为资本家提高劳动强度、加强剥削的重要手段,加强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实际的隶属, 三、该时期的劳动关系 在雇主改变管理方式,加强剥削的同时,工人运动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各国政府采取 “建设性”干预政策,力图建立稳定的劳资关系。 各国相继通过了工厂立法、劳动保护立法、劳动保险立法、工会法、劳动争议处理法等法律。 1904年,新西兰集体谈判制度也开始得到国家法律的承认和保护。 四、该时期劳动关系的特点 工人运动继续发展,工会组织广泛建立,队伍逐渐壮大,并且形成层次,工人力量开始不断增强。 资方或雇主在不断加强的工人运动下,开始出现让步,从早期的对工人的直接的剥削和压迫变为通过改进管理,增加在工作中科学的分析和对工人的激励,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劳资矛盾的目标没有变化,仍然是争取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但是其激烈程度有所弱化,表现形式出现多元化方向,集体谈判制度得到了确认。 政府的政策发生了变化,从不干预到出台大量的立法、建立相应的机构干预劳资关系,劳动关系向更加稳定、有序的方向发展。 第三节 冲突的制度化 一、背景 二、行为科学理论 三、劳动关系的制度化 四、该时期劳动关系的特点 一、背景 在20世纪上半叶,世界经济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由于民族矛盾突出,劳资矛盾相对退居次要地位。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大量的企业破产和工人失业,使劳资关系重新紧张起来。 面对劳资关系的再度紧张,政府不得不直接干预经济。 一方面,劳动部门就业管理职能得到扩大和加强,政府开始对劳动力市场的宏观干预。 美国“罗斯福新政”。 另一方面,各国都进一步发展了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了社会保障水平。1935年,美国《社会保障法》。 二、行为科学理论 “人际关系”学说 、“行为科学” 与管理学派偏重对工作进行科学分析相对比,行为科学理论侧重对人的心理活动的研究,研究人们行为的规律,从中寻找管理员工的新方法和提高劳动效率的途径。 (一)工业心理学的出现 “工业心理学之父”雨果·芒斯特博格 同泰勒一样,他对劳资之间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